中國古代也有隔離醫院嗎?
在科技和醫學都不發達的古代,一旦來了疫情如何應對?古人也很有智慧,有藥酒預防、掩埋尸體、藥物醫治等多種防治辦法,不過,興建隔離醫院還是首選措施。
秦朝的“癘遷所”秦朝時就設有癘遷所,是當時專門收容麻風病人的隔離治療醫院,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風病隔離醫院。1975年湖北省云夢縣發掘的秦代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上記載:“城旦,鬼薪癘,何論?當遷癘遷所。”“城旦”是秦朝的勞役刑之一,是指強制男性犯人早起去修筑城墻的苦役;“鬼薪”是秦朝時的一種徒刑,指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生產勞動以及其他各種重體力勞動等;“癘”指麻風病。在秦朝,人們如果發現身邊有人染上麻風病,要立即向官府報告,官府將患者送醫確診后,則將其送到“癘遷所”進行強制隔離,以防止麻風病毒傳播蔓延。
《睡虎地秦墓竹簡》在“封診式”一節里詳細記錄了一個病例:某里的里典甲將該里士伍丙送到官府,報告說:“懷疑他是麻風病,將他送到。”官員訊問丙,丙供稱:“在三歲時患有瘡傷,眉毛脫落,不知道是什么病。”官員命醫生丁對丙進行檢查,丁報告說:“丙沒有眉毛,鼻梁斷絕,鼻腔已壞,探刺到他的鼻孔,不打噴……兩腳不能正常行走,有潰爛一處,手上沒有汗毛,讓他呼喊,其聲嘶啞,確診是麻風病。”
西漢的“隔離醫院”西漢平帝劉衎即位時才9歲,實際是由大司馬王莽主持朝政。這個小皇帝也是多災多難,在他改元的第二年就發生了大災難。《漢書》記載,元始二年四月,郡國發生大旱災、蝗災,青州尤為嚴重,赤地千里,餓殍遍地,瘟疫大流行。面對嚴重的災荒和疫情,王莽積極布置救災防疫,并帶頭捐款。在他的帶動下,大約230名官民獻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濟災民。災區還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恤。王莽還在長安城中建造了一條閭里和邸舍房屋200區,朝廷將災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來醫生,送來藥品,進行隔離醫治,以防止相互傳染。朝廷撤銷了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改為安民縣,建起官署與住房,招募貧民遷居于此,由縣官發給口糧,并分配土地與生活用具,借給犁耙、耕牛、種子和糧食,讓災民病愈后在這里安居。大司徒司直陳崇為宣傳王莽,上表贊頌王莽的功德,說他可與古代的圣人相媲美。
唐朝的“癘人坊”唐代時的長安城人口增多,人流量大,癘疫傳播快,當時有官辦、民辦的傳染病院,一些寺院也辟有癘人坊。《太平廣記》引《紀聞·洪昉禪師》說:“昉于陜城中,選空曠地造光寺,又建病坊,常養病者數百人。”而且做到男女分住,給予一定的供養和照顧。五代馮鑒著《續事始·病坊》載:“開元二十三年,斷京城乞兒官,為置病坊,給廩食焉。近代改悲田院,或曰養病院。”《元和志》載:“唐至德二年冬月丙寅,筑養疾院于涇陽。”《涇陽史話》說,肅宗第十一太子嘉紀居此療養達三年之久,后來成為達官貴人隔離療病的醫院。當時設有太醫、醫生、醫士、藥承和徒工30多人,并有御林軍武士、兵勇20多人侍從保護。有時養疾院還派醫士給附近民眾看病,舍藥給他們,并講解一些治療疾病的知識,介紹一些藥方。唐晚期,朝廷將官辦的養疾院改為“養濟院”,收容貧困無依靠的病人,請有醫技的僧醫來院為百姓治病,民眾稱其為“孤貧院”。患者病愈后,留在院里干些雜務和耕種,以院養眾。
宋朝的“安濟坊”北宋文學家蘇軾對中醫頗有研究,在醫藥、養生和防疫方面有很多建樹。有一年,蘇軾專程到老家眉山拜訪當地名醫巢谷,尋醫問藥,懇求防治瘟疫的藥方,得到好友巢谷的一祖傳秘方“圣散子”。蘇軾在《圣散子敘》中說:“若時疫流行,平旦于大釜中煮之,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即時氣不入其門。”
元祐四年七月,50多歲的蘇軾得到皇太后的恩寵得以東山再起,到達杭州任太守。他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顆粒無收,饑民哀號,流離失所,造成疫疾大流行。蘇軾立即上奏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賜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換取糧米救濟饑餓的人,向貧病交加的百姓減價出售常平倉的大米,以解饑荒,最終穩定了物價。他還命令官府做了很多粥,救濟饑民,又拿出圣散子方,配成藥劑發給患者,并派官員帶著醫生到各街巷為患病者醫治,救活了很多人。蘇軾在《圣散子后敘》中說:“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更難能可貴的是,蘇軾能從長遠考慮,他深知“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于是將朝廷撥付的修繕費節約出2000緡錢,自己又慷慨解囊,捐出50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眾安橋,很快建起了一處病坊,取名“安樂坊”。據記載,“安樂坊”在三年時間里就醫好了上千個患者。蘇軾還未雨綢繆,廣蓄糧米、藥品,以備急用。
后來,朝廷充分肯定了蘇軾的做法,將安樂坊收歸朝廷管理,更名為“安濟坊”,聘請道士主持經營,并撥付經費,還賜給該院醫護人員“紫袍”,使其具備了官員身份。宋徽宗崇寧元年,朝廷開始在各地設置“安濟坊”,專為窮苦人治病。
□鄭言 2022年4月17日《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