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自身具備軍事能力及政治手腕嗎?
如果馬皇后在建文帝即位后也沒死,那么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甚至連造反的膽量都沒有。反過來,在馬皇后的輔助下,建文帝還很可能會逐漸成長為一代明君。
事實上,馬皇后建文帝祖孫倆,和孝莊康熙祖孫倆是有不少相似之處的。尤其是孝莊和馬皇后,兩者都是見證王朝統(tǒng)一的女性政治人物,其在自己所在的時代,都具有相當巨大的政治影響力。
言歸正傳,我們別看康熙少年天子君臨天下,在翦除權臣鰲拜后,又取得了一系列文治武功的成就。然而,康熙在其親政初期,也犯了不少嚴重的政治錯誤,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和建文帝一樣,對于削藩操之過急,而且毫無準備。
現(xiàn)在,說到康熙的歷史成就,就不得不說平定三藩之亂,鞏固清王朝的統(tǒng)治。其實,嚴格來說,造成三藩之亂爆發(fā),本身就是康熙的責任。康熙12年,當時年僅20歲的康熙,借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隱退之機,開展削藩。然而,他太低估吳三桂的膽量和力量了,自以為吳三桂真的會乖乖就范,結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推行削藩行動。
最終的結果則是引發(fā)了長達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吳三桂叛軍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便占據(jù)滇、黔、湘、桂、閩、川六省,兵鋒直卷江浙,清朝半壁江山淪為戰(zhàn)場,百姓再度飽受戰(zhàn)禍之苦。
三藩之亂可以說是清朝入關以來,所遇到的最大危機,一下子就將清朝推到了敗亡的邊緣。而這一切,其實都源于康熙操之過急的削藩之舉。如果當初他能聽取孝莊等反對大臣的建議,在削藩問題上做好詳細的安排和準備,就不會造成如此可怕的局面了。
同理,建文帝少年登基,在削藩問題上,他也和康熙一樣操之過急。他聽信腐儒大臣齊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見,在沒有詳細規(guī)劃和準備的情況下,對遍布天下的各位明初藩王開展削藩行動,而且手段十分粗暴,這才最終導致了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
而如果,在建文初年,馬皇后尚在,她必定會對建文帝的施政進行輔助,斷然不會讓建文帝對藩王采取如此粗暴的削藩行為。同時,有馬皇后在朝中壓陣,各地藩王即便再怎么跋扈,也斷然不敢胡來。
畢竟馬皇后可是連明太祖朱元璋都要敬重三分的偉大女性政治人物,她的政治素養(yǎng)和影響力,斷然不會比孝莊差。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本文作者:小賤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