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国产AV在线观看

如何介紹漢武帝功業(yè)

黃文隆2年前18瀏覽0評論

如何介紹漢武帝功業(yè)?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簡介: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孝景帝中子。前153年,以皇子身份獲封膠東王。前150年,立為太子。前141年,繼位稱帝。在位期間一改漢初國策,更張創(chuàng)制,積極有為。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治上創(chuàng)設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舉制等;經濟上推行均輸、平準,鹽鐵專營,鑄造五銖錢;軍事上開疆拓土,征伐四夷,開通絲路。漢朝國力極盛。前87年,在位長達五十四年的劉徹崩于五柞宮,葬于茂陵,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

一、應天受命,初登大寶

1. 少年天子

劉徹登基時年方十六,是一位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天子

劉徹三歲被立為膠東王,七歲建位儲君,十六歲身登大寶。在相對平穩(wěn)的政治環(huán)境中,形成富有朝氣、精力旺盛、恢弘張揚、不安現狀的性格。繼位伊始,他就詔令全國舉賢,策問古今治道,計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儒學思想家董仲舒建議以儒治國、設教化、興太學、舉人才、統一政令。劉徹善其對。此時,在年輕的皇帝身邊匯集了竇嬰、田蚡、趙綰、王臧等一批儒士,意圖革新。

2. 竇后臨朝

當時,朝廷中掌握實權的是太皇竇太后。她是文帝皇后,景帝生母,劉徹的祖母。竇后出身農家,頗知民間疾苦,信奉黃老之學,希望在政治上延續(xù)漢初以來一直執(zhí)行的“無為而治”、“安民為本”的國策。一邊是希望積極有為、革新除弊的儒法思想,一邊是安于現狀、保守無為的道家思想,兩種意識形態(tài)和治國理念的斗爭箭在弦上、不可避免。

3. 新政失敗

建元元年(前140年)夏,劉徹任命竇嬰為丞相、田蚡為太尉、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推行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改革,史稱“建元新政”。改革僅涉及立明堂、巡狩、改歷法、易服色等禮儀方面內容,不過已經可以視為儒家向黃老無為思想的第一次進攻。但是,由于決策者的急功冒進,招致太皇太后反對。建元二年(前139年),在竇后干預下,趙綰、王臧下獄自盡,竇嬰、田蚡也被罷免,新政失敗。

4. 積蓄力量

皇家園林上林苑(想象圖),劉徹興建上林苑有個重要目的:訓練演武

劉徹知道改革時機并不成熟,于是收斂鋒芒,暗中積蓄力量。他詔選天下文學材智之士,入侍禁中,以制衡外朝。司馬相如、東方朔、朱買臣、莊助等俱伴皇帝左右,一時人才稱盛。同時,劉徹還注意培植軍事力量。他拔擢騎奴衛(wèi)青,與身邊能騎射的郎官出宮會獵弛游,并起建上林苑、以備演武。文臣薈萃,武將輩出,為武帝一朝內外政治運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積極有為,改弦更張

1. 獨尊儒術

董仲舒和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

建元六年(前135年)夏,太皇竇太后崩,劉徹親理朝政。他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徹底改變漢初以來“黃老無為”的治國理念。為加強儒學地位,他還設立太學,設五經(儒家經典)博士以為教授。同時,選拔官吏也以儒家標準,公孫弘等儒學家甚至位列宰輔三公。至此,儒家思想超越諸子百家之言,開始成為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

2. 改革官制

漢武帝設立的“中(內)朝制度”

中朝制度。漢初沿襲秦政治,中央設三公九卿,三公尤其丞相位高權重。劉徹為獨攬大權,重用身邊侍從郎官,以之為中朝,牽制以丞相為首的外朝。

設立刺史。元封五年(前105年),劉徹將全國分為十三個監(jiān)察區(qū),派駐刺史監(jiān)察郡國,糾劾不法。刺史位低權重,是皇帝意志堅決的執(zhí)行者。

人才選拔。漢初選官主要有貴族門蔭和商人貲選(捐官)。劉徹兼而用之。同時完善察舉制,詔令郡國向中央舉薦人才。多渠道選官,使得人才濟濟。

3. 整頓財政

劉徹外事拓邊,內事興作,生活奢侈,數年間耗盡漢初文景時積蓄,造成嚴重的財政困難。為解決危機,他任命桑弘羊等為財政大臣,整頓財政。

4. 加強軍備

漢代步兵及其裝備

漢代騎兵及其裝備

漢代軍隊主要由京師兵、郡國兵和邊兵組成,實行寓兵于兵的戍役制度。劉徹為加強對匈奴作戰(zhàn)力量,在中央設置大將軍、大司馬主管軍事,用募兵的辦法擴充京師兵;同時,移民實邊,軍事屯田,加強邊備;為解決騎兵馬匹問題,實行官馬制度,設立官馬場;還大量使用匈奴、羌狄降人入軍等。在軍事將領任用上,劉徹不拘一格,即用衛(wèi)青、霍去病等年輕將領,又用李廣等老將。

三、反擊匈奴,征伐四夷

1. 馬邑之謀

漢軍陷沖鋒陷陣圖

元光二年(前133年),以對匈關系事下公卿廷議。大行令王恢提議在雁門馬邑伏擊匈奴。六月,劉徹調集三十萬兵力設伏,匈奴單于偵知,引兵還,漢軍無功而返。自是之后,匈奴絕和親,漢匈戰(zhàn)爭拉開序幕。

2. 漠南之戰(zhàn)

漢匈河南、漠南之戰(zhàn)

元朔二年(前127年),劉徹遣衛(wèi)青、李息等出云中以西至隴西,

沿黃河攻擊匈奴婁煩王、白羊王,斬首數千,得牛羊百萬,遂取河南地(河套地區(qū))。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議,筑朔方城,立朔方郡,以為攻擊匈奴的基地。

元朔五年(前124年),劉徹任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高闕進入大漠,突襲匈奴右賢王部,俘敵萬余,斬首無數,取得重大勝利。第二年,衛(wèi)青又兩次率騎兵出定襄,殲敵數萬。此戰(zhàn),僅十七歲的名將霍去病隨軍出征,一戰(zhàn)成名,獲封冠軍侯。

3. 經略河西

漢匈河西之戰(zhàn)

帝國雙璧:衛(wèi)青、霍去病(雕像)

河西走廊位于黃河、賀蘭山以西,祁連山、合黎山之間,是中原溝通西域的要道,也是匈奴從西部進攻漢朝的基地,號稱“匈奴右臂”。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徹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前后兩次出隴西、北地郡,進擊河西匈奴各部。霍去病采用突然襲擊的辦法,長驅直入,連戰(zhàn)連捷,殲敵俘敵無數。經連續(xù)打擊,實現劉徹“斬匈奴右臂”的軍事目標,漢完全擁有河西走廊,打開通往西域的道路。戰(zhàn)后,漢朝在此地設置敦煌、武威、酒泉、張掖四郡,移民實邊。

4. 決戰(zhàn)漠北

霍去病“封狼居胥”油畫,現代

漢匈漠北之戰(zhàn)

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劉徹令大將軍衛(wèi)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發(fā)起漠北之戰(zhàn),步兵數十萬轉運輜重。衛(wèi)青率部出定襄。北進千余至漠北,擊敗單于軍主力,追擊至闐顏山(今蒙古國杭愛山)。

霍去病率部出代郡 2000里,至漠北遇左賢王,大破之,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登臨瀚海(今貝加爾湖),大勝而歸。自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劉徹取得漢匈之戰(zhàn)的絕對勝利。

5. 鑿空西域

張騫“鑿空”西域路線圖

絲綢之路:鏈接歐亞大陸幾大文明區(qū)

建元三年(前138年),郎官張騫受命出使西域,意圖聯合大月氏國夾擊匈奴。歷經艱險,張騫終于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回歸漢朝,向劉徹詳細報告西域情況,被授以太中大夫,后又以軍功獲封博望侯。張騫通西域的壯舉被史學家司馬遷譽為“鑿空”。西域第一次被納入版圖,絲綢之路也因此得以開通。

6. 征伐四夷

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四郡地圖

東征朝鮮:元封二年(前109年),劉徹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朝鮮半島北部的衛(wèi)氏朝鮮,設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諸郡,史稱“漢四郡”。

開拓閩越: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今廣州)。南越亡。漢在南越故地設立南海,儋耳、珠奎、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疆域最遠到達今越南南部。

開拓西南:從建元六年(前135年)開始,劉徹又用招降、軍事進攻等手段,將西南地區(qū)的夜郎國(今貴州)、滇國(今云南)收入版圖。

經過武帝一朝的經略,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北部、西部、東北、西南、南部版圖的基礎。漢武帝劉徹為漢民族和漢族國家的形成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四、桑榆晚景,茂陵秋草

1. 海內虛耗

晚年的漢武帝迷信仙道,妄求長生

劉徹窮奢極欲,內侈宮室、外事四夷、迷信神怪、巡游無度,不僅費盡了漢初文景六十年的國家積蓄,還大大加重當時百姓的負擔。以至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盜賊蜂起。當時,百姓租稅、算賦倍增,徭役、兵役轉戍萬里,商人也幾近破產,民不樂生,生子皆殺之。國家處于崩潰邊緣,與秦始皇時期類似。

2. 巫蠱之禍

晚年的劉徹更加昏聵。征和二年(前91年),佞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栽贓陷害,數萬人下獄而死。江充與衛(wèi)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構陷太子。衛(wèi)太子不能訴冤,據長安起兵誅殺江充。后劉徹引丞相兵平叛,雙方大戰(zhàn)五日,造成數萬百姓死亡。皇后衛(wèi)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史稱“巫蠱之禍”。

漢武帝晚年昏聵,受奸人蠱惑,終于釀成悲劇

巫蠱之禍是劉徹所犯下的最大政治錯誤。親親相殘,不僅使京師三輔生靈涂炭,自己也幾成孤家寡人。清醒過來的劉徹夷江充三族,株連處死當事者。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等,以志哀思。

3. 輪臺罪己

巫蠱禍后,劉徹檢討自己的過失,下令罷去諸方士神人。又因大臣奏西域屯田事,下“輪臺罪己詔”,改變原來窮兵黷武的政策,與民休息,富民養(yǎng)民。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稱其“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后元二年(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遺詔霍光等輔佐七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4. 是非功過

司馬遷:漢興五世,隆在建元(漢武帝年號);

曹植:世宗(漢武帝廟號)光光,文武是攘;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司馬光: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漢武帝能悔過罪己,不失為鼎盛之君。

毛澤東: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