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嗎?
通過這次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可以看出,中國工業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國在新冠危機期間無法制造足夠多的醫療設備和其他必需品的現狀,促使兩黨呼吁增加聯邦投資,以加強國內生產和研發。
中美科技戰能追隨特朗普政府進入歷史灰燼的人會失望。分析人士說,盡管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后采用的戰術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戰斗”仍將繼續,中美之間一直會有一些競爭。但大國關系中的“極端”情況是魯莽、不負責任的,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目標。
以我國的華為為例,在美國的一己之私下,破壞了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華為也因此而接連受到了美國方面的打擊,從目前的華為的發展進度來看,無論是在手機芯片、還是在服務器芯片,目前華為已經在美國最強大的芯片、操作系統領域,初步建成了自己的“備胎”。甚至華為的目標,或是在打造出真正的“無美企”的供應鏈出來,最終完全擺脫對美企的依賴。
也正因為美國在芯片、操作領域太強大,所以像去年的中興事件,中興最后不得不服軟,交了10億美元罰款,4億美元保證金,還接受對方派人過來監督,但沒想到的是,今年的華為事件卻沒有奏效,反而逼出了華為無處不在的“備胎”,更是有可能讓華為打造出“無美企”的供應鏈出來。
而中國做為全球潛力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手機市場、電腦市場,也是芯片消費大國。眾多的美國企業都用芯片從中國賺走大量的錢,比如高通,60%多的份額在中國,所以說,美國也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由此可見,包括競爭對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要相互依賴。沒有美國的技術和設備,中國就無法生產最新一代的芯片,而沒有中國的中間產品或沒有中國的最終產品,美國也無法滿足自己對成品的需求。眾所周知,當今基礎設施、城市經濟、經濟發展以及整個社會領域的正常運轉都取決于諸如芯片之類的技術產品。換句話說,一個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國家安全與穩定剛好取決于這個微小芯片。中國每年進口3000億美元的芯片,甚至多于原油進口。
所以說,美國現在在許多領域已經不是萬能的國家,隨著數字化的深入,對芯片和其他技術組件的需求將會增長。值得信賴的美國供應商的圈子越縮小,確保供應穩定的難度就越大。在某些領域(例如5G網絡)中,中國已經確保了自己的技術領導地位。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建設5G網絡至少需要更長的時間,更昂貴的價格。這難道不會對許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構成威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