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国产AV在线观看

怎樣選擇合適的交換機呢

老白2年前15瀏覽0評論

怎樣選擇合適的交換機呢?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說的是賣產品的都是奸商,依靠信息不對稱挖一些坑,多賺一些錢。第二層意思是關鍵,因為賣貨的對貨更懂,了解的細節足夠多,要不然咋個忽悠人呢。是不是這個道理。

站在你們集成商和用戶的角度和廠商的角度看一個產品,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怎樣選交換機這個話題非常大,我一直不敢出來班門弄斧,但是同樣的,我實在是忍不住了,再不出來場面真的要失控了。我認為對于設備的選型有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 有多少錢

對吧,有錢買奔馳,沒錢買奧拓,都是四個輪子的車,都是能開的,大不了開起來沒那么舒服,故障率高一點,還是能開的,脫離預算談選型一定是不理智的。但是這個預算怎么來的就不一定了,有的客戶單位是拍腦殼,我認為應該花***這么多就可以,我認為可能要花***。

預算一定要從需求的來的,那需求又是從哪兒來的呢?一般奸商有句話說的好:引導客戶需求,哈哈,把忽悠人說的這么有文化也是要點本事的。在引導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進了奸商圈套,乖乖的掏錢了。舉個栗子:一千多終端的企業網,這種規模滿地都是,某知名廠商一般上來就是給人推薦12個槽位的“核心交換機”,200T的轉發性能,反正現在中國人有錢了,花的起。姑且不說200T真的假的,12個槽位你真的需要么?

怎樣確定有多少錢啊,東西選差了,用著不好,畢竟咱不是沒錢,要是選太貴了,畢竟還是浪費嘛,誰也不愿意啊。不急,我慢慢給你說。

2. 應用場景和流量模型

2.1. 先看看組網結構

我經常說:脫離場景談選型是耍流氓。估計還有很多人不曉的,畢竟我的粉還比較少,比不過那些不干項目專門寫文章的大V,看到我的文章的人也不多。

一般說到交換機,主要區分園區網和數據中心兩種,對吧,你們的供應商也給你說過了,這是園區網/企業網的交換機,那個是數據中心級別的交換機,這個便宜,那個貴。不知道他有沒有跟你說過,園區網和數據中心這兩種典型的場景到底有什么區別。

來,我們簡單的看一下

園區網/企業網/什么辦公網/校園網包括你們經常扯的監控,都在這里面:

組網一般是這樣的。是吧,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接入層做用戶接入和業務隔離,加ACL,匯聚層終結VLAN,核心只負責快速轉發。這是CCNA入門書上就說了的,如果不懂,請去看看基礎書,網絡不是拉過幾根網線就能懂的,這里面有專業的知識。

核心層很好理解,畢竟接入交換機多了,我不能全懟路由器上去,路由器口子不夠,要是我有100個接入交換機,核心交換機至少的100個口子是吧,當然也不是,我們中間加了個匯聚層,把接入層分擔一下,這樣核心就可以少一些口。當然匯聚層還可以節約接入到核心的線纜長度,本來全拉中心機房的,現在只需要拉到樓棟匯聚就可以了,節約好多錢呢。

有的奸商就趁別人不懂搞出一些花樣來,明明只有3、4臺接入交換機,還去給人家搞個24口的核心交換機,然后給你說,這個是可以擴展的,我擴展你個鬼,五十年后我都沒擴展到24口。

園區網的流量模型主要在于南北向流量占比大,你想想你們辦公室是不是上班大家都在看淘寶、聊QQ微信、看視頻打游戲刷頭條嘛,這些流量都是去互聯網外面的,到下班的時候你突然想起要給別人傳個文件,這個時候才是內網的訪問,這個我們叫他東西向流量。所以從用戶端到互聯網我通過接入匯聚核心三跳出去,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種情況在數據中心的場景下可能就不合適了,數據中心內的服務器除了南北流量以外還有大量的相互之間調用,東西向流量也非常大,傳統的園區網三層結構就不太合適了,因為服務器需要更多的跳數到達目的。所以在數據中心中我們會采用SPINE-LEAF這種兩層結構:

所有東西向流量通過兩跳,就可以到達目的,效率高很多哦。

2.2. 再看看設備需要的功能

園區網設備要求功能不多,頭條天天討論的VLAN就可以了,畢竟大家玩上十萬終端網絡的機會也不多。幾百個終端打個VLAN誰都會的,就算5萬個終端,劃個VLAN走三層路由,也完全可以勝任。這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企業網的規模。

有的單位要求可能會有一些不同,比如說:我要求鏈路冗余,我要求匯聚交換機掛了一臺網絡還能繼續跑。這些就是我們設計和選型需要考慮的東西。

DC網絡可能會復雜一點,一般頭條也沒人討論,我就偷懶不說了。

2.3. 超售比

啥叫超售比啊,我們將所有活動南向連接的最大吞吐量除以北向連接的最大吞吐量定義為超售比。如果你有20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在10GbE連接到單個交換機,南向帶寬為200GbE。如果在同一交換機上有2×40GbE上行鏈路連接到網絡中的上一層,北向帶寬為80GbE,那么超售比就是200除以80等于2.5。這個數字是越小越好嘛,1:1最好。當然,這都是要花錢的,一分錢一分貨。我們網絡團隊應當積極同業務團隊進行緊密溝通,確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超售比,平衡效率和投入的矛盾。

有了超售比,才能確定選型設備的端口和依據。不然你選個48千兆接入,2千兆上行,還不支持鏈路聚合,也沒有MC-LAG這種技術,網絡不慢才怪。

3. 可能的擴展

在《1000個網絡攝像頭如何組網?》的回答中有人教育我,1000個攝像頭我組成5個網就行了嘛,我只能說你開心就好,畢竟你是買單的,我們干活的沒有意見。只不過萬一哪天在某些地方要增加點位可能你就又要浪費一些功夫,不過反正你有錢,無所謂。

反過來那些給人瞎推薦200T核心交換機的也是壞的很,為了賺錢真是不要良心。

擴展性要適當,考慮清楚5年比較合適,畢竟在單位財務那里,固定資產5年就已經折舊完了,你接著用只是給老板省錢,犯不著。

來給大家看看某單位招標參數:

單臺交換容量≥200Tbps,包轉發率≥50000Mpps;主控引擎≥2個、交換網板槽位≥2個;整機業務板槽位數≥10個;為保證設備散熱效果和可靠性,要求設備支持模塊化風扇框,可熱插拔,適應機柜并排部署,為了簡化管理,支持縱向虛擬化技術,配置橫向虛擬化技術,可將將多臺設備虛擬為一臺設備,支持長距離集群,配置雙主控、雙交流電源、≥24端口千兆以太網電接口;≥16端口萬兆以太網光接口;≥16端口百兆/千兆光接口,≥16個無線管理許可授權;配置≥16個萬兆單模模塊。

內行一看就曉的這是哪個寫的參數,200Tbps的交換容量,10個業務槽位,這尼瑪的接多大個網啊,實際上他也就1000個左右的終端,核心全插滿的接480個萬兆口!完全秒天秒地秒空氣,思科、Juniper、Arista沒有這么大的機器,BAT、Google都沒用過,這以后一定是要擴展到Google那水平才比較合適。繼續往下看,也就配了24個千兆+16個萬兆,原來是2槽遇難,8槽圍觀,這設計真是666。

4. 仔細看產品參數,盡量全面的對比

看了上面的分析,我猜你應該明白一些道理了,買東西沒有賣的精,為了防止被坑,多調研下總沒錯。

這個圖叫Gartner象限的2018年數據中心交換機排名,這個是第三方機構,根據市場占有,技術水平等綜合評定的,有詳細的報告可查(收費的,很貴)。和某些給錢就可以排名的報告完全不同。你可以參考一下。

那些參數要經得起推敲,不要一看參數大就覺的好,虛標參數的大家都見的多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全靠自己去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