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有名的蝴蝶效應的案例有哪些?
說到歷史上的蝴蝶效應案例,早在春秋初就存在一典型案例。
公元前771年,西申國聯合犬戎攻入渭河平原,摧毀了周王國都城鎬京,并攻殺了周幽王,西周從此覆滅。之后,崤山以東的諸侯就擁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為王,與西申國支持的周平王相抗衡。從此,周王國進入了“二王并立”時期:崤山以東的攜惠王姬余臣以及崤山以西的周平王姬宜臼。
數年后,因為攜王失去人心,鄭、晉二國先后投靠平王政權,并將周平王東遷到洛邑。公元前750年,晉文侯殺死了攜王姬余臣,讓周平王成了周王國內唯一的王。從此,天下大局已定——無論諸侯承不承認,周王國都只有這么一位王了。
可王室雖然穩定了,周平王的兩大支柱國卻先后陷入了麻煩之中。
公元前746年晉文侯去世,晉國爆發了曲沃與晉侯內亂,長達六十七年。從此,晉國長期沉寂,不問東周事務。
公元前744年,鄭武公也去世了,留下了十三歲的姬寤生與十歲的姬段依傍母親武姜而生活。因為姬寤生是嫡長子,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國君之位,即后來的鄭莊公。
此時,雖然周平王還未能得到天下多數諸侯的承認,可畢竟攜王不得人心,中原傳統諸侯對平王政權東也沒有強力進行干涉;晉、鄭二國借擁立平王的名頭四處擴張,雖然顯得咄咄逼人,可也沒有與傳統中原大國產生大的直接沖突,各中原大國也就暫時“聽其言、觀其行”。
整體上,在周平王東遷后的近三十年里,各方勢力一直在冷靜地觀察局勢的發展,保持著相對克制。所以,在春秋初周王國局勢一直還算是平穩,并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可誰都沒想到,因為鄭莊公的一場家庭內亂,卻突然打破了這種平靜,引爆了持續長達十三年的東周“第一次世界大戰”。對鄭武公之妻武姜而言,她一直更喜歡小兒子姬段,看不慣少年老成的大兒子姬寤生。鄭武公在世時,武姜就曾請求改立姬段為太子,可鄭武公并不同意。鄭莊公即位之初,武姜迫不及待地為姬段請求封邑,結果要到了京(今河南滎陽東南)。之后,武姜就不斷慫恿小兒子為非作歹,多次公然挑釁鄭莊公的權威。
公元前722年,萬事具備的姬段與母親商議好,偷偷率兵前往攻打鄭都新鄭。可不曾想,早有防備的鄭莊公立刻派公子呂抄了姬段的老巢——攻占了京城。得知京城被奪,姬段慌不擇路地逃到了鄢邑(今河南鄢陵)。鄭莊公則緊追不舍,派軍把鄢邑圍了個水泄不通。5月,鄭國大軍攻破了鄢邑,身受重傷的姬段又掉頭北上,逃亡到了衛國的共邑(今河南省輝縣)。
趕跑親弟弟后,鄭莊公對母親的不滿也徹底發泄了出來。他將母親放逐到城穎(今河南登封東南),并立下毒誓:“不到黃泉,你我再也不要見面了!”曾經的一家人就此分隔四方,令人唏噓不已。
可在鄭莊公冷靜下來后,卻突然良心發現,后悔驅逐了母親。后來,在潁考叔的勸說下,鄭莊公命人挖出了一股地下泉,然后與母親相約在隧道中相見。進入隧道前,鄭莊公賦詩道:“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姜則從隧道中出來,應和道:“大隧之外,其樂也泄(yì)泄!”最終,鄭莊公母子和好如初,重新團聚在了一起。
雖然幼弟被趕出了鄭國,可是鄭莊公成功平息了一場內亂,又和母親重歸于好,還算是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
可是,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卻突然出現了。誰都沒想到,“鄭伯克段于鄢”竟然會誘發一場大風暴,想停都停不下來。
逃到衛國后,姬段父子得到了衛人的收留。不久后,姬段就重傷而亡,他的兒子公孫滑因此強烈請求衛人替父報仇。
這時的衛國,正巴不得有這樣的機會來遏制鄭國。
西周覆滅后,鄭人沿著洛陽盆地周邊,先后滅了鄶國、東虢國、祭國、鄢國、胡國等等諸多子男之國,以確保平王東遷有個安全的政治環境。如此強勁的擴張勢頭,早就讓傳統中原諸侯國妒忌不已。在“二王并立”之初,衛武公應該是支持攜王姬余臣,視周平王為弒父篡位的叛逆。后來因攜王不得人心,衛國在二王內斗時選擇了旁觀,但這并不意味著衛人就想支持周平王。鄭國在衛國周邊大勢擴張,始終對衛國構成了巨大威脅。因此,衛國人早就想跟東周“小霸”鄭國正面較量一番。
就在“鄭伯克段于鄢”的當年,在公孫滑請求下,衛人入侵了鄭國,占領其邊境城邑廩延(今河南延津東北)。
身為王室執政卿,鄭莊公當然不能容忍衛人如此囂張。他立刻命人率王室與西虢國大軍討伐衛國,攻入了其南部邊境。公元前721年冬,覺得仍不解氣的鄭莊公再次派軍隊討伐衛國。
自此后,鄭、衛雙方的沖突算是告一段落,局勢再次穩定了下來。
可風暴已經成型,就不會輕易停止。此時,衛國的內亂,再次加劇了局勢的惡化。
衛莊公嫡妻莊姜沒有子嗣,就收養衛桓公為自己兒子。后來,衛莊公寵妾又生下了州吁,深得衛莊公喜愛。州吁為人,天生喜歡武事。雖然莊姜不喜歡他,可州吁仗著衛莊公的寵愛,根本無視任何人。
鄭國兩次入侵衛桓公卻無力發動反擊,這讓州吁深為不滿。公元前719年,州吁悍然刺殺了衛桓公,然后自立為君。
野心勃勃的州吁篡奪了衛國國政,這讓東周局勢朝著不可控的方向加速向前發展了。在篡得君位后,州吁的首要大事就是討伐鄭國。
他深知,要想戰勝強大的鄭國,單憑衛國的實力很難做到。為此,州吁先聯系上了宋殤公,約他一起伐鄭。因為鄭莊公收留了宋殤公的堂兄弟公子馮,并且有擁立他為宋君之意,這讓宋殤公極為忌憚。所以,州吁使者一到宋國,宋殤公就毫不猶豫地同意結盟。此后,州吁又邀請了魯、陳、蔡三國,除魯國外,其它二國都痛快地答應了結盟。這么多年來,鄭國的四處擴張,早就將周邊諸侯國得罪殆盡;州吁順勢而組建“反鄭聯盟”,可謂深得人心。
公元前719年夏、秋兩季,“反鄭聯盟”兩次出兵伐鄭,都大獲成功。
眼看鄭國就要被“反鄭聯盟”壓垮,可在這年9月,篡位不到一年的州吁卻意外地被老臣石碏設計殺死。主要發起人一死,這讓“反鄭聯盟”的攻勢暫緩下來。
此后兩年內,鄭莊公趁機對“反鄭聯盟”的各國發起反擊,戰勝了衛、陳二國,與宋國打成平手,讓鄭國與這些國家的仇恨再也無法化解。后來,鄭莊公又積極合縱連橫,逐步將齊、魯二國拉入己方陣營,一起對“反鄭聯盟”四國發起了徹底反攻。公元前710年,隨著宋殤公死于內亂、公子馮被立為國君,宣告鄭莊公徹底贏得了東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回顧東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源起,人們這才發現原來導火索竟然是武姜偏心所引發“鄭伯克段于鄢”內亂。
為什么“鄭伯克段于鄢”這一“小小蝴蝶扇動的翅膀”,竟會引發東周一場“劇烈風暴”?根源還是在于“二王并立”所引發的東周大變局。
弒父篡位的周平王被晉、鄭等少數國家扶持戰勝了攜王政權,晉、鄭二國獲利頗豐,可天下大多數諸侯卻沒能得到任何利益。因此,無論晉、鄭二國愿不愿意,中原傳統諸侯國都會對他們產生本能的敵意。
晉文侯死后,長期內亂讓晉國一蹶不振。如此情形下,長期穩定發展的鄭國就成了眾矢之的。所以,一旦鄭國國內稍有內亂,就隨時會被其它諸侯國利用,借以壓制鄭國。
“鄭伯克段于鄢”之所以會誘發“蝴蝶效應”,進而引爆了東周“世界大戰”,其根源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