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機為什么不安裝一個向后發射的機槍來對付來襲導彈?
謝邀,
首先現代戰機向后發射“炮彈”是為了打飛機的,而不是打導彈的。
這類的機炮(槍)統稱尾炮。在很多6、70年代的大型軍用飛機上都有裝備。
安裝這種裝置理論上是可以對戰機的后半環進行防衛的。
而且安裝尾炮的大型戰機的確也有擊落現代噴氣式戰斗機的記錄。
原因在于用尾炮打6、70年代的戰斗機還是很舒服的。以裝備尾炮的B-52為例子,這是一架巨型轟炸機。
大小也僅僅比波音747稍微小那么一點點。越南戰場上的米格戰機僅僅裝備NR-30或者GHS-23機炮
這些飛機的機炮炮彈數量并不是很多,以米格-19為例,裝備3門NR-30 30mm機炮,兩側備彈各75發,機首備彈55發。統共就只有205發炮彈。對于大型轟炸機來說僅夠撓癢癢的。
這就要求戰斗機飛行員需要在極近的距離內對轟炸機的關鍵部位開火。通常這個極近的距離是600米以內,而且在攻擊的時候兩者的相對速度相對接近。
這就很像——
這時候尾炮的炮手就可以比較方便的攻擊跟在身后的戰斗機了。
但對于導彈來說……導彈的相對速度遠大于戰斗機接近大型飛機尾部的速度。如果是在中近距離上發射的空對空導彈從導彈發射到命中目標不超過30秒的時間,尾炮根本很難做出反應。
即便是安裝了一套1130這樣的近防炮,也很難對來襲導彈構成威脅。而且炮的重量、彈藥的重量都會嚴重的影響飛機本身的機動性。去掉這些,降低重量后,飛機的生存能力也就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