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南五市中鎮江的經濟與其他四市差距甚大?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弄清楚差距到底有多大,然后應當從歷史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三個角度來分析。
鎮江作為長三角的一員,近年來加快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經濟和社會發展穩中奮進,但對比蘇南其他城市仍有較大差距。以2013年數據看
一、發展速度:主要指標居前
地區生產總值:2013年全市G D P比上年增長12.1%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位。
工業: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2%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位(與揚州并列),比增速最低的上海市(6.6% )高出6.6個百分點。
投資: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2.1%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位,比增速最低的上海市(7.5% )高出14.6個百分點。
財政:2013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18.1%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位,比增速最低的常州市(7.9% )高出10.2個百分點。
可支配收入:2013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8%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4位(與南京市、南通市和湖州市并列)。201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2.0% ,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位(與揚州市并列),比增速最低的嘉興市(10.3% )高出1.7個百分點。
但近幾年來,鎮江經濟面臨去產能和結構升級,有放緩的跡象。
二、人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13年全市92626元,比長三角平均水平(89293元)高出3333元,比無錫市(124640元)低32014元;
2.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13年全市8041元,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9位,比長三角平均水平(10432元)低2391元。
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全市32977元,在長三角城市中位居第13位,比長三角平均水平(37090元)低4113元。
三、結構質量:發展層次偏低
1.服務業占G D P比重:2013年,全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4.4∶53.0∶42.6,第三產業占比在長三角城市中居第10位,比長三角平均水平(49.5% )低6.9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占比在長三角城市中居第2位(與嘉興市并列),比長三角平均水平( 47.4% ) 高 5.6個 百 分 點 ,。“十一五”末以來,長三角平均第三產業占比上升了4.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下降了5.8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市第三產業占比上升了5.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下降了8.9個百分點;而鎮江市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3.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了3.4個百分點。
2.投資占G D P比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增速與長期保持大規模投資有關,但由于邊際效應遞減,未來要保證同等經濟增長,需要越來越大量的投資,所以這種發展模式不能持續。而據國際經驗,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投資占G D P的比重分別平均在20% ~30% 、15% ~20% 被認為是健康的。2013年,鎮江市固定資產投資占G D P比重接近60% ,在長三角城市中居第7位,高于長三角平均水平(48.3% )11.7個百分點,比長三角最低的上海市(26.1% )高出33.9個百分點。
可以說,鎮江今天在蘇南五市經濟發展中處于弱勢,是歷史地看,鎮江作為前江蘇省會,經濟實力很強,但由于行政區劃調整,不僅失去了省會的地位,連原有的金壇、宜興、溧陽等經濟基礎好的縣都交給了其他蘇南城市,留下了當時底子較為薄弱的句容、丹徒和揚中,這是造成鎮江現在經濟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鎮江原有的長江和運河交匯處的地理優勢逐漸喪失,沿海城市成為獨居地理優勢的地區,加上鎮江相當于蘇州、無錫、常州,距離上海較遠,所受輻射有限,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發展地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鎮江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增速來看,鎮江與其他的蘇南城市的經濟差距正在縮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體系和結構,下屬的句容、揚中等底子薄弱的縣市,也都找到各自適合的發展路徑,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但鎮江是我偏愛的城市,生態環境好,城市干凈,整潔,有山有水,有歷史底蘊,宜居宜業,相信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