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顧客只看不買?
網友:圖書不打折,顧客光看不買,來這里只為了蹭空調,為何新華書店還能日賺3.5億,依舊沒有破產倒閉?
新華書店:你們格局太小了,眼光太短了,本來我也不想賺錢,只是我賺錢太容易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去哪里能買到書呢?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我們早已經習慣了去某寶,某東,某當當上,購買低價打折的“正版”圖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甚至還有一部分人習慣了閱讀電子書,或者是聽書(音頻)!
所以,作為傳統實體圖書店的新華書店,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只存在于兒時的記憶里“20年前,網絡還不發達,手機也沒有普及,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一到夏天,就會相約在新華書店里看書,無論全班正數第一還是倒數第一,都可以在那里找到一片清涼,安靜的坐下來讀一本喜歡的書……”
即便是那些年,雖然看書的人很多,但是很少看到有人購買圖書!如今,互聯網購物的興起,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各種實體店和紙媒的逐漸衰落,按照正常的邏輯,新華書店早就應該倒閉,從大街小巷中消失了!
但是,它并沒有消失,而是每年依舊在全國各地擴張自己的版圖,截止2019年,新華書店在全國就已經擁有超過1.6萬家門店,而且這數字一直在增長!
根據新華書店發布的最新的資料,2021年7月16日發布《中國新華書店社會責任報告書(2019年)》。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新華書店營業收入1280.1億元,資產總額1986.85億元,利潤105.21億元。新華書店網點總數16373個(含加盟網點),員工總數10.7482萬人。
一個小小的書店,年收入竟然高達1200多億,是網絡巨頭阿里巴巴的一半!為什么會這樣?顧客只看不買,本應該消失的新華書店,為何沒有破產,反而每年保持保持如此之高的巨額收入?
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使命,讓新華書店的擁有很多特權和特殊渠道!“新華書店”,早已經不是一個書店那么簡單了,這四個字不僅僅是馳名中外的商標,也是年入千億的龍頭企業,更是所有國人都繞不開的一個文化符號!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誰能想到,新華書店竟誕生于延安清涼山萬佛洞最底層的一間石窯洞中。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機關理論刊物《解放》周刊問世,而創刊號封三所登的地址正是“陜西延安縣新華書局”,當年10月從二十一期起,正式更名為“新華書店”。
在那個特殊年代,從1937-1940年,僅僅三年的時間里,新華書店就發行了延安出版社的圖書160余種、50萬冊,報刊上百萬冊……當然最著名的當屬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正是新華書店負責發行的!不僅如此,當時的新華書店印刷廠還負責印刷“抗幣”“邊幣”和糧票、軍用地圖、郵票等重要物資!
由此可見,在那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時代,新華書店地位真的非同一般,若不是如此,毛主席也不會親自為它提字!
新華書店總店不同時期曾直屬于中央黨報委員會、中央出版委員會、中央出版局、中央宣傳部、國家出版總署、文化部、國家出版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領導機關。2002年4月,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戰略部署,新華書店總店成為組建中國出版集團的十二家重要成員單位之一。
時至今日,新華書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圖書發行企業,隸屬于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出版集團之下,是國家官方的書店,也是國家刊物宣傳與發售處之一,屬于國有性質的企業,在全國各省市包括香港和澳門,都有分支集團,甚至在海外也來辦了很多家新華書店!
可以這樣說,新華書店成立80多年來,一直傳承著紅色基因,在推動新中國的革命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當仁不讓的成為國內最強,最大的實體書店品牌。
所以,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成立的新華書店,一路走來不僅擁有特殊使命,同時也擁有很多特殊的權利!它們在整個圖書出版發行的產業鏈中有強勢的話語權,全國各省市黃金地段擁有自主產權的鋪面,還牢牢掌控著全國中小學教輔教材的獨家發行業務!
正是這三大與生俱來的“特殊權利”,讓新華書店至今屹立不倒!下面我具體聊聊新華書店的賺錢手段!
新華書店是國家官方的書店,也是國家刊物,各種黨政機關宣傳材料的指定發售處!作為黨和國家的宣傳陣地,特別是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新華書店擁有一份特殊使命,也是它義不容辭的責任。
新華書店雖然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全國各省市的新華書店分支,依舊都是國企控股,也是黨政軍隊用書和各部委領導著作唯一發行單位。黨政方面的各種報告,總結和培訓書籍,基本都是新華書店負責印制和銷售!
目前,全國各單位的黨員以及干部人數至少一億人,這些書籍和材料,黨員們至少要人手一本,這其中的發行利潤真的不可小覷。
全國中小學課本,教輔的唯一指定發行和出售單位。教育是國之根本,即便這是一種壟斷,恐怕無人敢有非議!因為這更是一種責任!
別的先不提,學生時代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曾經在2015年7月,全球發行量就已經已達5.67億本,并創下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可以說,新華字典是新華書店的一本印鈔機!而且,新華書店的“印鈔機”,還遠不止這一本!
眾所周知,新華書店對全國中小學的教材和教輔實現了壟斷發行,所有的中小學,甚至包括大學的教科書和相關輔導材料,都要通過新華書店進行采購。根據相關統計,2020年,全國僅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就高達21.08萬所,在校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6億人。
打一個比方,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期所用的教材平均按照200元算,這就是312億元的收入啊!這一個學年,可就是624億元,實際數字還遠不止這些!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目前互聯網圖書銷售的毛利率只有13%,而教材教輔圖書的毛利率卻超過了40%!
雖然,2001年以來,國家已經開始逐步試點中小學教材發行招投標,并允許民企參與教材發行投標,不過,新華書店在教材發行上畢竟已經做了幾十年,它的整個發行網絡和物流倉儲體系已經非常完善,想取而代之根本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發行教材教輔確實很賺錢,但并不是隨便一家出版公司都能做或者都愿意做,因為很多鄉村和山村的教材發行工作,基本都是賠本的買賣,利字當頭的民企都是敬而遠之!而新華書店一直以解決萬千學子的讀書問題為己任,錢多錢少都一碗水端平!
所以,直到今天,教材發行仍然是新華書店的核心業務,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全國1萬多門店的零售收入與這些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此,人家根本不會計較什么那點暖氣費,空調費,也不會關心你只看不買,因為這些都是小錢!
90%的新華書店都是自持物業,而且都是城市中心位置,不僅運營成本極低,而且還可以將店鋪租賃!眾所周知,不管是一個書店還是一個商店,運營成本最大一項就是房租!而90%的新華書店的店鋪租金都是0!
眾所周知,新華書店此前一直都是事業單位,最早的一批門店屬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其房租以及建設費用都是由政府和房管局承擔,而且都位于城市的繁華地段,人流量大,基本都是核心位置!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人民廣場、南京的新街口、杭州的延安路……都有新華書店的身影,而且全是自有產權!
這些地方可都是寸土寸金,以北京西單新華書店(北京圖書大廈,營業面積16000平米)為例,里面一個1500平米的商鋪,每個月租金就是67.5萬,一年下來就是800多萬,這可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因此,有人稱新華書店為“地產大佬”,靠著這些自主物業和門店,新華書店不僅節省了運營成本最大的支出,還可以通過店面出租、柜臺出租等方式賺的盆滿缽滿。
二三線城市或者一些小縣城的“小型”新華書店,門口可以擺個廣告招牌,還可以靠出租柜臺賣手機、學習機等賺點外快。像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里的“大型”新華書店,很多都擁有一棟3-4層大樓,保留一兩層留做自用,其他樓層完全都可以用來出租,而且這部分租金相當可觀!
不僅如此,超過1.6萬家門店,分布全國各個省市中心位置的新華書店,不僅僅是吸納周邊人群的實體店,也是新華書店網上商城的配送基地,就相當于物流行業里的配送站,消費者通過新華書店網上商城購書之后,可以由最近的新華書店配貨送達,實現極高的配送效率。
在一些一二線城市不少的新華書店,還上線與外賣平臺合作,甚至可以實現半小時達,毫不夸張的說,新華書店的這個優勢,讓順豐和京東都望塵莫及!
新華書店的轉型和開拓創新窮則思變,富則思遠!這些年來,擁有80多年歷史的新華書店也一直在順應時代的變化,開拓創新,尋找新的盈利點!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早在1998年,四川新華書店就上線了互聯網業務,也就是現在新華文軒(A股上市企業),它是國內第一家開展網上業務的新華書店,比當當網、卓越亞馬遜都要早。后面的浙江的博庫書城、江蘇與海南聯手的鳳凰傳媒,都是新華書店改革探索先鋒隊。而目前,新華書店旗下的上市公司就有六家包括,出版傳、新華文軒、皖新傳媒、新華傳媒、鳳凰傳媒、中原傳媒。
以新華文軒為例,即便是疫情影響之下,新華文軒2020年業績財報顯示:營收90.08億元、歸母凈利潤12.63億元,營收和凈利潤都創下歷史新高。可以說,新華書店的轉型效果立竿見影,互聯網+時代,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他們沒有坐以待斃,在保證教材教輔發行帶來的穩定收入的同時,他們通過加快全渠道業務布局,拓展場景化的社交電商新渠道;構建了微信、微博、直播、短視頻的新媒體矩陣,讓新華書店找到了新的盈利點!
除此之外,在這個拼顏值的時代,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順應時代潮流,升級了整體形象升級,不僅拓展閱讀空間和功能,同時還打造體驗式文化消費場所,使閱讀和購書環境更加優美、舒適!因此,很多網紅店就此誕生,比如上海的“光的空間,新華書店”(由國際建筑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核心是“仰望星空,閱讀藝術”)
新華書店的改革和轉型是全方位的,如果你還經常光顧,就會發現現在許多新華書店都設立了休閑區,為讀者提供飲品、甜點等服務。不僅如此,很多新華書店還設立了專門的兒童專區,堪稱為“新時代托兒所”,成為很多家長和兒童向往的圣地!對于品味和追求越來越高的國人,經過巨大變革后的新華書店,吸引力也提高了一個檔次!
同時,環境的改變,文化內涵的升級,也讓新華書店承接了很多學校、國企、機關單位以及社會名流的公益文化活動,新華書店也能從這些拓展的業務中,賺取更多的收入。
寫在最后風雨兼程八十載,不忘初心百年夢!
新華書店,其實早就不是一個書店,一個公司,一個國營企業,就能解釋和概括的,它本身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意義遠遠高于它帶來的經濟收入!這么多年,它始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在堅守政治使命、推進全民閱讀、服務教育事業和回饋社會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所以,即便沒有上面提到的賺錢和營收途徑,國家也不會讓新華書店倒閉,每年更會劃撥一部分財政補貼,用于支持新華書店的正常運營!
這就是新華書店,現在你知道“門庭冷落,顧客只蹭不買”的新華書店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