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驚掉下巴橋段真的會在生活中發生嗎?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顳下頜關節脫位即我們平時百姓口中所說的掉下巴,它是口腔急診中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發病機制為:下頜骨的髁狀突脫離了關節面以外,而無法再次回到原來的位置,也就是說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范圍。
顳下頜關節脫位可以分為(1)前脫位和后脫位(2)雙側脫位和單側脫位。時間上分類可以分為急性前脫位和復發性脫位。
導致顳下頜關節脫位的情況有以下幾種:(一)張口過大如在唱歌大笑時,或者是吃塊頭較大的食物時甚至是打哈欠時也可以導致脫位。
(二)外傷的作用。在我們張口情況下,受到外力暴擊,也可以導致脫位。
(三)在與一些口腔相關的治療當中如需要長時間張口使用開口器、喉鏡等醫療器械時導致脫位。
(四)關節以外的關節囊發生松弛,也會導致習慣性脫位。
(五)口服藥物導致的脫位。臨床上對其治療方法主要是復位,分為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手法復位就是我們這次主要介紹的方法,又可以分為在口腔內部進行的內部復位和口腔外部進行的外部復位。臨床急診上主要以口腔內部復位為主。
如何判斷是否為顳下頜關節脫位?如果說發生的是雙側前脫位,患者外觀上看,下頜有明顯向前的趨勢,口腔無法閉合,下頜呈半張口的狀態,上下牙齒無法正進行對齊。用手指去碰雙側耳屏前時,會感到有凹陷。在顴骨的下方可以感覺到有突狀物,有交流障礙,進食和吞咽不便流口水等癥狀。如果發生的是單側脫位則可以發現面部有明顯的不對稱,即下頜牙齒與面部偏向于正常的一側。
當發生急性前脫位、復位之后,我們要對顳下頜關節進行制動。以免發展成習慣性顳下頜關節脫位。一般情況下,制動的時間是21天。可以在下頜用一個彈性繃帶,目的是防止開口過大引起再次脫位。當關節軟組織恢復后,可以將繃帶撤下。如果是習慣性前脫位,可以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疫情期間不方便就醫或者情況緊急,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種口內復位的方法。首先使患者保持直立的坐位,患者后背和頭部緊挨墻體,讓患者保持放松,幫助者可以首先戴上橡膠手套,拇指上可以適當纏少量紗布,然后將拇指放在下頜的后牙最后方,輕輕地向下按動。雙手托住,其余四指托住下頜,配少量的轉動,然后將下頜輕微的向后下推動。一般情況下可以恢復到正常的位置。如情況非常復雜,建議到口腔專科醫院進行治療。歡迎轉載,定時給大家分享口腔醫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