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国产AV在线观看

吳孟超一生的回顧

謝彥文2年前18瀏覽0評論

吳孟超一生的回顧?

2021年5月22日13點02分,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吳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吳孟超院士從醫78載,直至96歲還依然每周出門診、做手術。他的一生,完成1萬6千余臺手術,創下多項我國和世界肝臟外科“第一”。吳孟超院士專業上精益求精,面對科學問題實事求是,對待病人全心全意服務,而令他踏上外科醫學之路的則是深深的愛國情懷,也成為他一生的信仰。

2012年,吳孟超被評為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上這樣寫道:“60年前,吳孟超搭建了第一張手術臺,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我叫吳孟超,今年91歲,和在座的大多數同學一樣也是個“90”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外科醫生,這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建立肝臟外科與肝癌斗爭。

我的經歷很簡單,先是在馬來西亞的光華學校念小學和初中,回國后考入同濟大學附中和醫學院,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工作在第二軍醫大學。回顧自己的經歷,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人要誠實,做事情要踏實,做學問要扎實,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人生理想。而我的目標和理想是:早一天摘掉戴在中國人頭上的“肝癌大國”的帽子,讓我們的人民健健康康地生活!

今天,我想在這里跟大家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包涵。

一 要熱愛祖國和人民

我出生在福建閩清的一個小山村,由于營養不良,3歲時才會走路,5歲時跟著母親去馬來西亞投奔在那里割橡膠打工的父親。9歲起,上午跟著父親割橡膠,下午去學校讀書。割膠既培養了我吃苦耐勞的性格,又練就了我靈活的雙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我正在讀初中。那時經常遭受外國人的欺負,所以心里特別希望咱們的國家強大。初中快畢業的時候,我和全班同學將募捐來的錢,通過陳嘉庚先生組織的華僑抗戰救國會寄給了八路軍,后來竟然收到八路軍總部寄給我們的感謝信,讓我很受震動。后來,我向父母提出要回國參加抗日隊伍。就這樣,1940年春天,我和其他6個同學一起相約回國。

回國途中遇到的另外一件事更加堅定了我對祖國的熱愛。當我們在越南西貢登岸時,驗關的法國人要我們在護照上按手印,而歐美旅客都是簽字。我就跟那個驗關的人說,我們也可以用英文簽字,但那個可惡的法國人對我吼道:你們是黃種人,東亞病夫,不能簽字!直到現在,那次經歷都是我最刻骨銘心的恥辱。我當時就想,我們的國家一定要強大起來,我們再也不要受外國人的歧視和欺負。

經過30天的辛苦旅途,到達了云南昆明。我們發現,形勢根本不允許去延安。參戰抗日的想法無法實現了。我和同學們合計著,繼續念書吧。就這樣,我考入了因戰亂遷到昆明的同濟大學附中。后來,考入同濟大學醫學院,走上了醫學道路。

1956年,我聽一個老一輩的醫生講,日本的一個醫學訪問團專家傲慢地說:中國的肝臟外科要想趕上國際水平,最少要30年的時間!聽了這話,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并下定決心要證明我們能站在世界肝臟外科的最前沿,要用實際行動為我們的國家爭光,為我國的醫學爭光!

于是,1958年,我們成立了以我為組長的“肝臟外科三人研究小組”,制作出我國第一具肝臟血管鑄型標本,創立了肝臟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1960年,我主刀完成第一臺肝癌切除手術;1963年,我成功完成國內首例中肝葉切除術,使我國邁進國際肝臟外科的前列;1975年,切除重達36斤的巨大肝海綿狀血管瘤,至今還保持著世界紀錄;1984年,我為一名僅4個月的女嬰切除肝母細胞瘤,創下了這類手術患者年齡最小的世界紀錄;1979年,我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第28屆世界外科大會,報告了181例肝癌手術切除的體會,引起強烈反響,確立了我們在世界肝臟外科的領先地位;21世紀以來,我們的肝癌介入治療、生物治療、免疫治療、病毒治療、基因治療等方法相繼投入臨床應用,并接連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肝癌的療效。

我現在身體很好,每天正常上下班,一周一次門診,五六臺手術,醫院管理上的很多事也要管,平常還飛來飛去出差開會。我覺得,作為一個黨、國家和軍隊培養起來的科學家,我還沒有研究透肝病的發病規律,還沒有找到解決肝癌的最有效辦法,只有傾盡畢生之力,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對得起我深深愛著的國家和軍隊!

病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把病人當親人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并用最有效的方法給他們最好的治療。這是我從醫60多年始終恪守的醫道。

2004年,湖北女孩甜甜被診斷出中肝葉長了個足球般大小的腫瘤。其他醫院的醫生說,這個腫瘤無法切除,只能做肝移植,需要人民幣30萬元。甜甜母親下崗多年,父親是一名普通職工,30萬元對他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一家人只能以淚洗面。后來,在別人指點下,甜甜和父母帶著一絲希望來到我院。在召集全院專家多次會診后,我和同事們用了8個小時,成功為她切除了8斤重的腫瘤。

1975年,安徽農民陸本海找我治病,他的肚子看上去比懷胎十月的婦女還要大。經檢查是一個罕見的特大肝海綿狀血管瘤,直徑達68厘米!當手術打開腹部時,腫瘤之大讓所有在場的人都毛骨悚然。12個小時之后,當我把那個巨大瘤體完全切除時,已經沒有力氣把它抱出來了。經過稱量,重量竟達36斤!

今年11月15號,我還做了一臺手術:一個新疆的13歲女孩,肚子鼓得像充滿氣的皮球一樣,在很多地方看過,大家都覺得風險很大,不敢給她手術。我給她做完B超后也知道手術風險很大。但是,如果不給她開刀,那么大的瘤子發展下去肯定會要她的命。手術那天,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兩點多,用了將近6個小時,把瘤子切了下來,稱了稱正好10斤2兩!說實話,手術下來后很累,但我心里還是非常高興,因為我又救活了一個人的生命!

二 科學既要會創新又要講誠信

1958年,我們“三人小組”開始向肝膽外科進軍。我從基礎做起,首先是了解肝臟結構,其次是解決手術時出血的問題。

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不同于其他臟器,其他臟器一般都只有2種管道,而它有4種管道,所以血管非常豐富,手術容易出血。如果能夠把肝臟血管定型,在不同的4種管道里灌注進不同的顏色,血管走向就一目了然了。為了做成血管定型標本,我們在用作養狗的“狗棚實驗室”一干就是4個多月,接連試用了20多種材料,做了幾百次試驗,無一成功。有一天,廣播里傳來了榮國團在25屆乒乓球賽上奪得冠軍的消息。我突然想到,乒乓球也是一種塑料,能不能用它作灌注材料呢?于是,我們就趕緊去買來乒乓球剪碎,放入硝酸里浸泡,這一次,居然獲得了成功!此后,我和同事一鼓作氣制成了108個肝臟腐蝕標本和60個肝臟固定標本,找到了進入肝臟外科大門的鑰匙!

我發明的“常溫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既控制了術中出血,又讓病人少受罪,還使手術的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這個方法到現在都在用。

1963年,我們準備進軍中肝葉。中肝葉被稱為肝臟外科“禁區中的禁區”,做中肝葉手術除了需要一定的勇氣,更需要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手術之前,我在動物房對30多條實驗犬進行實驗觀察,直到確認已經達到保險系數,才決定在患者身上手術。于是,我完成了我國第一臺中肝葉切除手術,也正是這臺手術,讓我們邁進了世界肝臟外科的先進行列。

創新需要有敢于懷疑、勇闖禁區的精神和膽識,更離不開科學的態度和嚴謹誠信的學風。因為創新不是想當然,那是腳踏實地的探索,那是日復一日的積累!

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將誠信作為立身處事的必備品質,早已成為齊家之道、治國之本。誠信既是一種處事的態度,更是一種道德的標示,對于社會和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層出不窮。但另一方面,社會上的各種不良風氣也逐漸滲透到學術界,各種各樣的學術腐敗、剽竊造假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不僅引起全社會的反感,也引發了國外權威雜志對我國學術界的質疑,其帶來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學術不端行為既影響創新能力的提升,還敗壞了嚴謹求實的學風,浪費大量的科研經費和資源,結果是學術造假和追名逐利風氣擴散、蔓延,導致社會道德淪喪,創新能力下降。這應引起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重視,一定要老老實實做人,嚴謹誠信做事。

我在這方面對學生要求特別嚴。在審閱論文時,我對他們的數據和病例都會進行核實,有時甚至連語言的表述方式和標點符號都不放過。還有關于論文署名問題,我沒有參與的文章一概不署名,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人家的勞動成果,那種不勞而獲的事我不干。有時候他們會說掛上我的名字好發表,我說那更不行,發表論文不是看面子的事,要靠真才實學,你文章寫得好寫得實人家自然會為你發表,打著我的旗號那是害人害己。還有,我最討厭那種寫文章時東抄西抄的人,說好聽點是抄,難聽點就是偷!我們醫院就曾經有個年輕醫生,發表的論文是抄襲別人的,我們在發現后,堅決把他除了名。

我還想跟同學們談一談恒心的問題。剛才我說了,我這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與肝癌作斗爭。從1958年干到現在54年,但我還沒有把肝臟完全弄清楚,還要繼續干下去。其實,其中的失敗、挫折和磨難,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得完的。我也苦惱過、猶豫過、徬徨過,但我沒有退縮,堅持了下來。很多老一輩科學家一生也都只干了一件事,而干好、干成一件事,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也希望同學們做事做學問時也有一些恒心,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罪、耐得了寂寞,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這樣才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三 要下工夫培養年輕人

我進入肝膽外科已經50多年了,做了1萬多臺大大小小的手術,可以說所有的肝臟手術都做了。但是,我常想:一臺手術只能挽救一個病人的生命,對于我們這個肝癌大國來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996年,我用自己的積蓄、稿費和獎金,加上社會各界的捐贈共500萬元,設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2006年,我把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500萬和總后獎勵的100萬全部用到人才培養和基礎研究上。有人問我,為什么自己不留一點?我說,我現在的工資加上國家補貼、醫院補助,足可以保證三餐溫飽、衣食無憂了。可能這就是我的老師裘法祖教授常教誨我的: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王紅陽院士是我學生中的優秀代表。1987年秋天,在中德醫學會學術年會上,我發現她頭腦冷靜、勤奮好學,不久,我推薦她赴德國留學。期間,我們不僅保持著聯系,每次到歐洲訪問,我都會抽時間去看她,了解她的科研情況。我對她說:“你要回來,醫院給你一層樓面,為你建最好的實驗室。”1997年,王紅陽學成歸國,面對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單位的競相邀請,她毅然將中德合作生物信號轉導研究中心落戶我院。她在肝癌等疾病的信號轉導研究上取得了很多突破,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重大獎項,發表有影響的論文60余篇,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第二軍醫大學分子研究所所長郭亞軍教授是我的第一個博士生,他在美國讀書時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我也多次去看望他。他回國后,我很希望他能幫助我研究肝癌的防治,但得知學校要成立分子研究所時,我果斷地向學校推薦了他。現在郭教授也已經是知名的青年科學家。

我對學生要求很嚴,規定他們必須有過硬的基本功,做到“三會”,也就是:會做,判斷準確,下刀果斷,手術成功率高;會講,博覽群書,能夠闡述理論;會寫,善于總結經驗,著書立說。查房時,我經常逐字逐句查看病歷和“醫囑記錄單”,對出現錯誤的既嚴肅批評,又指導幫助。我們當醫生的,所做的一切都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一點也馬虎不得。這么多年來,我培養了上百名學生,不少人成名成家了,或者是一個單位的骨干力量,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

這些年,祖國和人民給了我很多榮譽,但這些榮譽,不是我吳孟超一個人的,它屬于教育培養我的各級黨組織,屬于教導我做人行醫的老師們,屬于與我并肩戰斗的戰友們。回想我走過的路,我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四個選擇:選擇回國,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醫我的追求有了奮斗的平臺;選擇跟黨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我的成長有了一所偉大的學校。

歲月不饒人,但我還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只要肝癌這個人類健康的大敵存在一天,我就要和我的同行們與它斗爭一天。我牽頭的新醫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正在建設當中,明年就可投入使用,到時候我們的平臺就更大了,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是我入黨和從醫時作出的承諾,我將用一生履行這個承諾,用一生為理想去奮斗!

超星集團JAVA校招面試,吳孟超一生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