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解體的可能嗎?
在大國當中,印度解體的可能性最大。
一、被殖民后才真正統一全國印度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哈拉帕文明,當時印度河流域住著一群原住民,叫做達羅毗荼人,后來印度河流域干涸,加上西北方雅利安人的入侵,哈拉帕文明至此崩潰結束。
雅利安人侵占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稱霸印度北方,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并建立流傳幾千年的種姓制度,達羅毗荼人則被趕到了南方地區,這段時期被稱為吠陀時期(前1500—前700年)。
之后印度又經過恒河流域列國(前700—前400年),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年) ,外族入侵(前150—公元300),外族入侵時期由外族建立貴霜王朝(公元100—公元300),笈多王朝(320—600年) ,戒日王朝(606—647年),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德里蘇丹王朝(1206—1526),蒙古人入侵的莫臥兒王朝(1526—1757),英國統治殖民半封建社會(1757—1947年) 。
總體來說印度歷史上統一的時間很短暫,分裂是常態,即便是統一時期,這些王朝也大多占據中北部地區,中央對這些地區的控制也差,而且南部地區也多游離于統一王朝之外。
短暫的王朝用武力統一了印度各部,但是由于印度被外族不斷地入侵,導致復雜的人口和多樣的文化及宗教,使得這些統一王朝沒有做到真正的中央集權。
沒有中央集權制度的支撐,使得古代的印度處于一種有統一的國家,但沒有真正統一政府,沒有國家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統一王朝鼎盛時期可以靠武力震懾四方,但一旦中央無力,那么整個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這也是印度歷史上統一的時間短暫的原因。
作為同樣的文明古國,我國在秦朝統一全國后,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制度,為以后的統一王朝奠定了基礎,使我國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大一統的狀態。
到英國殖民印度前,莫臥兒王朝衰落,印度封建主王公建立的土邦林立,各土邦根據語言、宗教信仰等劃分勢力范圍,互相攻訐。
1600年英國侵入莫臥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整個印度在英國的殖民下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
二戰后,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加上獨立浪潮運動,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現代印度誕生。
二、聯邦制國家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8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
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有500多個土邦,印度獨立后,將原先的“行省”和“土邦”全部改為同一級行政區“邦”。
起初印度按照英國殖民時期的辦法統治各邦,由行省轉變為邦的,由印度中央政府派人管理,由土邦轉化成邦的,則有很大的自主權,擁有國防、交通、外交等各項權力,原先的土邦王公享有特權。
到尼赫魯上臺后,通過贖買的形式讓土邦王公們交出國防、交通、外交等權力,其余權利仍由土邦王公掌控,中央政府不會干涉,然后將所有的邦以語言為劃分依據,重新劃分行政區劃。
按照印度法律的規定,邦的最高行政長官為邦長,由印度中央政府直接任命,擁有各邦的最高行政權、人事權、批準法律和財政預算的權力。
印度各邦有邦議會,各設有一個獨立內閣,負責編制預算、監督和協調邦的行政工作,行政權實際掌握在各邦首席部長領導的邦部長會議手中,邦議會還有立法權。
印度這樣的體制使中央與地方之間容易發生爭權,加大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在國家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政府比較強勢,各邦團結在中央周圍,當國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中央與地方就容易爆發矛盾,一旦中央與地方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那么印度極有可能又陷入無止境的分裂局面。
三、國家凝聚力差印度的國家凝聚力很差,人民國家歸屬感差,這是由他的歷史上長期遭受異族頻繁的入侵和征服造成的,沒有那種大一統的思想。
1、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
印度的語系主要有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德拉維達語系,語言復雜。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但使用印地語的人占據印度40%不到,主要集中在印度北方邦。
還有英語作為官方的第二通用語,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但英語只有高種姓和上流社會少部分人掌握,大部分人并不懂英語。
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21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等等。
一些全國性的文件,需要做20多種語言版本。
一個國家,語言文字不統一,不利于國民產生凝聚力,語言不一,則人心不齊,彼此難以產生認同。
雖然我們國家各地也都有各地的方言,但我們有統一的普通話,普通話率極高,即使不會說普通話的人,也大多能聽懂,最差也可以通過文字進行交流,印度就做不到這一點。
2、信仰復雜
印度是世界上宗教信徒最多的國家,各宗教在印度都擁有不少的信徒,印度的宗教之多,堪稱“宗教博物館”。
印度第一大教是印度教,大約有82%左右的人信奉印度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蘭教,大約有12%左右信奉。
其他的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占0.43% 。
因為信仰的不同,教派沖突經常發生,而且屢屢釀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沖突最為突出,今年還爆發了沖突。
即使是印度教內部,也是教派林立,擁有各自不同的宗教理念。
3、人種復雜
因為歷史上不斷遭到外族人入侵,導致印度人種復雜,在人種上,印度素有“世界上人種博物館”之稱,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種。
后來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將印度人種主要分為五個類型,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蒙古利亞人、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同時印度的民族眾多,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等。
人種民族的復雜,沒有一個主體民族,使得各民族容易各自為政,對國家沒有歸屬感。
4、種姓制度
自從公元前1600年雅利安人入住印度后,為了方便統治,種姓制度便誕生了。
種姓制度在印度實行了三千年,將印度分為5等人。
婆羅門,為第一種姓,即僧侶地位最高,掌握著文化教育和祭祀;
剎帝利,為第二種姓,即武士、王公、貴族等,掌握軍政稅收;
吠舍,為第三種姓,即商人,從事商業貿易;
首陀羅,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最低等的“不可接觸者”或“賤民”,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絕大部分為農村貧雇農和城市清潔工、苦力等,沒有土地。
后來隨著生產的發展,各種姓又派生出亞種姓或次種姓。
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即使印度在建國后通過法律廢除種姓制度,然而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廣大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
網絡上經常爆出印度高種姓毆打低種姓人,理由是低種姓人越界了。
上三種姓人數較少,但掌握著印度最多的資源,第四種姓和“賤民”人數最多,擁有的資源最少,這就造成了印度社會的撕裂,底層人沒有享受到好處,自然也不會對國家有多少認同感。
四、結論印度歷史上長期遭受異族頻繁的入侵和征服,形成眾多的人種、民族、語言、宗教等,缺乏統一的力量,國家凝聚力差。
如果復雜的國情,在經濟好等順風順水的情況下,能夠維持統一的情況,當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國家分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