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什么?
2016年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下簡稱“償二代”)正式實施后,原保監會就啟動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保監會令〔2008〕1號,下簡稱1號令)的修訂工作,并于2017年發布了第一版《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但并未發布正式文件。
此次銀保監會聯合央行再次就修訂1號令征求意見,擬綜合發揮人民銀行的宏觀審慎管理職能與銀保監會的微觀審慎監管職能,以加強償付能力監管,更好保護保險消費者利益。
具體而言,征求意見稿分為6章,共36條,在償付能力管理之外補充了市場約束與監督、監管評估與檢查、監管措施等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修訂。
1、吸收償二代的原則性、框架性要求
在2016年以來償二代的實施成果基礎上,征求意見稿擬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確定償二代的監管框架、監管原則與監管指標。
從監管框架看,征求意見稿吸收了償二代具有中國特色的定量資本要求、定性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機制相結合的“三支柱”框架體系。定量資本要求主要監管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衡量保險公司的資本充足狀況;定性監管要求主要通過風險綜合評級衡量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市場約束機制則主要通過信息披露制度等提升償付能力信息透明度,進一步發揮市場相關方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督和約束作用。
從監管原則看,征求意見稿承襲了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的基本原則,通過建立以風險控制為基礎的監管體系、構建外部監督與主體管理相結合的償付能力監管機制,引導保險公司不斷提升償付能力風險管理水平。
從監管指標看,征求意見稿擬應用償二代的監管體系指標標準,由單一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擴展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三位一體”的償付能力監管指標體系。保險公司只有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00%、風險綜合評級≥B類三個指標,方為償付能力達標公司。
2、完善償付能力監管措施
為保證償付能力的穩定,征求意見稿擬結合風險綜合評級,對保險公司采取差別化監管措施:對于符合定量資本要求、不符合定性資本要求的保險公司,征求意見稿擬根據保險公司的風險成因和風險程度,采取針對性監管措施;對于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征求意見稿也指定了四項必須采取的措施以及七項(根據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原因)選擇采取的措施。
為保證償付能力監管措施的有效性,征求意見稿也明確了監管措施實施后償付能力未明顯改善或進一步惡化的應對措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在依法接管的行政措施外新增了申請破產這一市場措施。這可能將打破我國自1980年恢復保險業務以來尚未有保險公司破產的記錄,帶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意識的增強。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針對市場約束制度執行不力的情況制定了監管措施,強化保險公司及其審計師以及精算咨詢機構、信用評級機構、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主體義務履行。
3、強化保險公司主體責任
與此同時,為構建外部監督與保險公司主體管理相結合的償付能力監管機制,征求意見稿也著力強化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和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
從公司層面,征求意見稿要求保險公司建立健全償付能力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建立完備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制定三年滾動資本規劃,及時監測償付能力狀況,編報償付能力 報告,披露償付能力相關信息等;從董(監)事及高級職員層面,征求意見稿明確由保險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對本公司的償付能力管理工作負責,且監管措施也包括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這將構建宏觀、中觀、微觀一體化的保險公司治理體系,全面督促保險公司主動加強償付能力管理。
梳理征求意見稿,不難發現其構建了定量監管和定性監管相結合的機制、保險監管與市場約束相結合的機制、主體管理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機制,旨在充分發揮銀保監會、保險公司、市場相關方等各方的作用,全面提升償付能力監管的效率和效果。
從償一代到償二代,我國不斷完善監管制度設計;從1號令到征求意見稿,我國不斷針對行業存在的償付能力風險、償付能力數據不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不強等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期待隨著《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的正式修訂,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能夠得到更強監管,保險市場風險被更有效防控,保單持有人利益也得以更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