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設計工作室運行流程怎么樣的?
1.接單,
2.了解客戶意圖
3.了解同類產品信息
4.構思
5.草圖
6.實際操作
7.細節深化
8.客戶反饋
9.改進
來說說一些工作中碰到比較普遍的問題,經常聽到很多設計師在遇到作品被槍斃或被打回返工后抱怨,比如領導層對作品風格、顏色、細節的不認同,抑或是上頭意見變化太快,一天一個想法讓設計師摸不著頭腦,作品被否定的原因很多,但結果總是一樣,那我們不如回過頭來看看現在常見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從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盡量去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簡單來說說我現在所處公司的一個設計流程:
1、產品負責人或者總監會先出一個對要求設計的產品的文字策劃方案,然后根據此方案,我們的產品負責人出一個大致的畫板草稿,上面標明頁面中有哪些板塊,那些區域放什么內容等。
2、根據此文字草案和畫板,和設計師與技術支撐討論功能是否能實現,并且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實現。(主要是設計和技術之間的一些功能需求。)
3、產品負責人對設計師提出風格等視覺方面的要求(一般都為簡單的描述,比如:時尚、艷麗),設計師根據以上所有信息開始設計,完成初稿。
4、在初稿基礎上產品負責人和領導層面提出修改反饋意見,綜合所有意見,修改,完稿。
5、將定稿設計稿切片完成HTML稿,交由技術支撐,OVER。
相信各位在看完這個流程的時候已經能夠發現很多問題了。我們來逐一分解。
第一步:產品負責人出文字策劃和畫板。
有兩個意見,畫板應該由產品經理出還是由設計師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所謂的“畫板”,剛才已經說過“畫板”其實就是一個“圖”版的策劃方案,也是我們常說的線框模型(wireframe model)和原型圖,它直觀的以圖的形勢表明了頁面的大框架和布局,讓設計師對要設計的頁面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知道頁面有多少板塊和欄目,并且在哪些位置放那些內容。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關于頁面的框架和布局應該由產品來定,還是由設計來定。很多人說關于框架和布局應該是設計師的事,這是對“畫板”理解上的一個誤區,其實一個優秀的畫板已經相當于一個頁面“初初稿”,設計師所要做的就是美化它,使排版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并不會限制設計師的發揮空間,反而可以在設計師理解產品策劃時候多一個方向,更加有效率。起碼在我現在實際工作中,我是比較提倡產品出畫板這一做法的。
但是主要問題并不是出在這里,而是產品負責人在提交畫板和策劃方案給設計的時候,他所依托的大部分都來自于同類網站“別人做到的東西”,而不是“用戶是否需要”和“用戶的感受”。這里的誤區在于同類站點“做到的”往往被錯誤的認為是權威和借鑒的方向,這個出發點首先就有問題。我認為網頁設計和平面設計根本的區別在于:平面設計的核心是體現產品的品牌,而網頁設計的核心卻在于用戶,要和用戶產生行為上的互動。
產品經理在提出自己對設計風格用色排版等要求的時候,大多數的依據是來自于自己的經驗和同類產品的參考,但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同類產品要這么做,同樣的東西是否適合我們現今的產品。而設計師有沒有去研究過這個產品的定位,面對的又是哪些用戶。
借用EXDOOKY一文中關于設計的決定權中一段話:
“當我們和非設計團隊人員大聲地爭執色彩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忘記了初衷。設計的決定不是設計師,不是產品經理,而是用戶。我們在瘋狂的為自己的意見大聲互責的時候,早已經把用戶忘記到九霄云外了。多見鬼的流程!現在可以看出來,開始的溝通與研究是多么重要,如果開始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設計師和一個產品經理腦子中的設計模型怎么能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