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和互聯網?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下鄉的那個地方,到了晚上,人們閑得無聊,唯一的消遣,就是串門。
我們剛下鄉時,晚飯還沒吃完,串門的就不請自到。多的時候得十幾個人。一開始,我們很不習慣,覺得太亂,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串門的來了,東拉西扯,不知不覺中就把那段時光打發走了;若是哪一天沒來串門的,反而覺得少了點什么,有一種很很寂寞,很無聊的感覺。漸漸地我們不僅希望人家來串門,還跑到人家那里去串門了。
在村子里常去串門的有固定的幾家,因為串門圖的是熱鬧,得人多才好;兩三個人去串門,沒多少話可說,大眼瞪小眼地干坐著,就沒有什么意思。至于到誰家去串門,大家都知道。吃了晚飯后,串門的就到各自固定的點上會合了。
去串門的家里烏黑的墻上掛著一盞煤油燈,炕上坐滿了人,來晚了的就得坐在炕沿上,或者在炕前隨便找個東西坐著。其中有抽旱煙袋的,隨著“吧嗒,吧嗒”的響聲,煙鍋里的煙火一明一暗地閃動。屋子里光線暗淡,煙霧繚繞。串門的男女皆有,其中以未婚者為多。他們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閑聊,其中也免不了互相開個玩笑,乃至打情罵俏。黑暗中男女之間偷偷拉拉手之類的肌膚之親,也時有發生。記得有一次,我坐在炕沿上聽一個當過兵的人講過去打仗的事,靠在我旁邊的一個村姑,悄悄地拉住了我的手,拉得我心里直跳。
村子里有些走南闖北的人,他們是這種串門式晚會的節目主持人。聽聽他們訴說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對于那些窮鄉僻壤中沒有出過門的人來說,像是在傾聽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也有個把念過私塾的老先生,講講他們熟知的《聊齋》、《西廂記》、《金瓶梅》等古書上的風流韻事,讓那些渴望愛情的青年男女聽了之后,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遐想。
一般來說,串門也分季節。秋冬春是串門的旺季,尤其以冬天的串門人氣最旺。因為冬季天短夜長,漫漫長夜,如果不去串門,在家里耗著,難免有點寂寞。而夏天夜短,晚上都出去納涼,也就少有串門的了。
冬天串門的在聚集的點上呆得時間很長,大多半夜了才散場。一般情況下,主人是不會下逐客令的,即使困得睜不開眼,也得陪著。只有當串門的人中,有人提議說,“天不早了,該困覺了。”其他串門的才會下炕找鞋穿。這個時候,主人還得做一番挽留說,“天還早,再耍耍吧。回去早了能困著?”但來串門的已經魚貫而出。
村子里的供銷社相當于鄉村俱樂部,晚上到那里串門的人也不少,其中多是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說是去約會也不一定恰當,主要是你也去,她也去,時間長了成了習慣;要說沒有什么想法也不一定對,因為那畢竟是愛做夢的年齡。假如有一天晚上,女孩去了,男孩沒去,第二天女孩見了男孩就會有點曖昧地問:“你昨天怎么沒來呢?干什么去了,和誰在一起了?”話語里就包含著關心、依戀、猜疑等復雜的情愫。當然,這種感情是朦朧的,似有似無的,離愛情還隔著一層窗戶紙的。如果雙方已經表白了對對方的愛,那么就不去供銷社串門了;戀愛是兩個人的世界,農村幽靜的去處很多。
農村人愛串門與其說是一種文化習俗,不如說是環境造成的。以前,農村沒有收音機、電視機,更沒有現在的手機網絡之類。沒有任何娛樂設施,過剩的精力和時間沒處用,只能用在串門上了,而農村的串門按我的體會,還是很溫馨,很浪漫的。
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不知道現在農村還有沒有串門的習慣?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的“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