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應不應該學英語?
這里我就直接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吧。
題主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用不到英語。
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學的不好,所以才用不到。學的好了,以后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到英語。
比如說你日常購買股票,你只會中文,那就只能聽中國人給你的消息,如果你還會英文的話,會增加你在股票市場盈利的概率,因為你可以迅速的獲得國外的信息。國外的信息往往又比國內要早那么幾個小時。
比如說你購物,現在中國人有錢了,也經常要買國外的東西,那么你買來的國外的東西以后,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用,如果你不會英語的話,你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不會英語,很多人把面霜拿去吃,或者把牙膏拿去涂臉,當護手霜,這種事情很多。
再比如就業問題,涉外的行業的工作數量是無限的。只要你外語好,你作為個人都可以完全依靠外語自謀職業,就是因為很多人外語學得不夠好,所以才沒有辦法接觸到這些又輕松又高薪的職業。看看印度就知道了,外語好的那30%的人幾乎都是靠國外的訂單生活的,而且過的特別滋潤。即便是一個小作坊都可以獲得國外的訂單,這就是英語在里面發揮的作用。
題主說:10~50歲的人大部分都學過英語,但是只有極少數人學會了。
中老年人中確實學會英語的人是少數。畢竟現在四五十歲的人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只有1%的人能夠考得上。
但是現在二三十歲的人里面,會說英語會用英語的人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少。并不是只有涉外行業的人才會說英語。
旅游行業,酒店業,政府部門,企業的生產部門,大量的行業里面都有會英語的人才,這些人才往往都還是高薪人才。這些目前處于中產階級的人群,大概占到現在中國總人口的10%~15%。
那些二三十歲在北京上海深圳全款買房的中國人,并不一定全部都是靠父母,在涉外領域,三五年全款買房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北上廣深的房子賣的這么好,你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會外遇了。
題主說:英語可以大學再學。
這個肯定是大錯特錯的,學語言最有天賦的能力是在幼兒園的時代。然后,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語言的學習能力是逐步下降的,到了大學的時候,語言的學習能力已經是非常弱了。
大學幾乎所有的理科工科到了研究生博士等階段都是有嚴格的外語要求的,因為必須要到國外發表學術論文才有資格畢業,那么你到大學的時候在學英語,學出個三腳貓,那么中國大學的學術期刊數量怎么在世界和別的大學去競爭?
全球大學排名看的是什么?就是學術期刊的發布量和引用量。
從小學到高中學了12年,英語都仍然學的非常差的中國人,如何能夠在大學4年內把英語學好呢?不要異想天開了。
題主說:中小學課業負擔太重,取消英語可以減負。
中小學課業負擔重,并不是英語這一科造成的,而是因為學校的學位數量和巨大的人口之間的供需矛盾造成的。
不管你學不學英語,十幾萬人考試,就只有1萬人的一本上線人數。沒有英語作為,競爭了自然就會有其它科目,作為競爭,課業負擔一點都不會被減輕,還有可能被加重。
最簡單的例子在英語減負這個事情上,有確實執行過的,就是江蘇150分的卷子降到120,結果分值少了,英語的選拔性降低了,必須要加大難度才能夠增加選拔性,造成某一年的高考有學生因為英語考不好跳樓。很多人想象中所謂的減負實際上就是在增加負擔。
題主說:高中生知識沒有學扎實,到了大學學不會。
這個想法又是完全錯誤的,高中所學的知識對于大學來說是小巫見大巫。所謂的高考選拔,實際上就是把高智商的人群選拔出來去參加大學的教育罷了,大學學的東西和高中所學的東西幾乎沒有什么瓜葛。
只有少數學基礎學學科的,比如說像學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專業的同學,可能還需要用到一些高中的知識。否則高中的知識完全不值得一提。
到了大學學不好,那就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不適應大學的教學,一個人的智商沒有達到大學的要求,和高中知識學的扎不扎實沒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