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舉史上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相當于現在什么水平?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于隋唐,發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我們如今所熟知的這一整套科舉流程,基本都是明清時期的制度成果。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今日的國家教育體系——即小、初、高、本科、碩士、博士來比對科舉,實際上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因為今天的教育只能提供學歷學位,而科舉則直接和仕途掛鉤。應該說,科舉是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和國民教育的結合。
所謂童生,指的就是在沒有取得秀才以前的讀書人。需要注意的是,按明朝的規矩,只有通過縣試、府試的讀書人才有資格被稱為童生。也就是說,童生必須在自己的府(地級市)范圍內取得名次,才有資格稱為童生。
童生沒有資格做官,連在大堂上免跪的權利都沒有,放在今日,大約也就是重點高中畢業生而已。
而秀才就是在由省級教育部門主持的考試——院試里通過選拔的生員了。盡管依然沒有直接做官的權利,但是秀才已經獲得了許多優待,比如免稅,又比如在衙門里可以不跪,其社會地位略高于普通勞動人民,一般被視為士大夫的最低門檻。
時至今日,秀才基本可以視為本科畢業生。
縣試、府試和院試,都是由地方教育部門組織考核的考試,通過者也沒有做官的資格。因此,這種考試就類似于今天的學歷教育。
而更高級的鄉試、會試和殿試,則都由國家層面來組織實施,其通過者都有做官的權利,因此,這三種考試更像公務員考試。
鄉試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員未入流者)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通過考試者即為舉人,已經具有了候補官員的資格。惟其如此,范進才能在中舉以后欣喜若狂;也正是因為如此,海南的一個窮秀才,才能成為青天大老爺,最后以二品大員的身份光宗耀祖。
放在今天,舉人大致類似于公務員考試的筆試通過者,理論上具有做官的資格,但仍然需要接受下一步考核。但不同點在于,如果面試不合格,筆試通過的公考考生還得重頭再來;而舉人即使在吏部大堂一次沒被相中,也不代表他會被取消舉人資格。
獲得舉人身份的考生們,還需要再入京參加會試和殿試。會試依然有淘汰機制,很多人都會倒在會試這一關;而通過會試進入殿試層面的考生,就不必再擔心沒有官做了——殿試是純粹排名的一場考試,所有能參加殿試的考生都會被稱為進士,只不過稱謂上有所不同:前三名是進士及第,二甲是進士出身,三甲則是同進士出身。
不管怎么樣,能做到兩榜進士,就已經很不簡單,無論是留京還是外放,都至少有一個七八品的位子是等著你的。放在今天,已經是處級干部的編制了。因此,進士至少相當于如今一份縣處級干部的待遇了。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