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性越強是不是哲學性越強?
從“邏輯先在性”角度認識哲學唯心主義,關于哲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通常的解釋是:人們以總體方式把握世界,首先 ,遇到的就是世界的本原問題 , 即精神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 , 何者為第二性的問題。 對于精神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問題不同回答, 基本上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 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二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凡是主張物質自然界是本原, 物質第一性,意識或精神是第二性的,都屬于唯物主義陣營;凡是斷言精神對自然界來說是本原,意識或者精神是第一性的, 物質是第二性的, 都是屬于唯心主義陣營。 盡管物質的本原論這個唯物主義方法的客觀根據已經被科學史和人們普遍經驗所證實, 因為任何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科學事實: 先有地球, 后有人類及其意識; 物質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 ;但是唯心主義為什么還要無視科學事實否認物質 本原呢?哲學唯心主義為什 么還能夠長期存在呢?一 些 “聰明” 哲學家為什么搞這種唯心
主 義 ?這正是人們最為大感不解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科學事實問題, 有一個邏輯關系問 題,要解開這個謎,必須從必“邏輯先在性”角度認識哲學唯心主義 。
一、時間先在性與邏輯先在性的區別
列寧曾經指出, “從粗陋的、簡單的 、形而上學的形唯物主 義的觀點看來,哲學唯
心主義不過是胡說。 相反地,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來, 哲學唯心主義是把認識的某一 個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 發 展(膨脹、擴大)為脫離了物質、脫離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絕對。這說明哲學唯心主義長期存在有深刻的認識論的根源,因此,列寧 評價唯心主義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朵。 人的認識不是直線的, 而人們 在理解人的認識的時候,卻往往是從認識的某個環節出發,把它作為理解人的認識的出發點。由此便造成了認識中的“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而這些卻恰恰是哲學唯心主義的 “認識論根源” 。如何理解哲學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呢?這里的
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困難的理論問題,就是“時間先在性”和“邏輯先在性”及其相互關系問題 。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對“在先”作了“時間在先”與“邏輯在先”兩方面
含義的區分。他在 《形而上學》第五卷(稱為“哲學辭典”)中明確指出:“在先和在后意指,在有的情況下, 如在每一個種里都有某一最初的本原, 在先即事物距離某一或單純地 、或自然地、或在地點上、或為某些人規定了的本原較近,例如,就地點來說,在先就是距離自例地規定了的某一地點較近,例如,中點、或終點;或者距任意規定之點較近,距離現在較遠的就是在后。就距時間來說,離現在較遠的在先,例如,發生過的事件,特洛伊戰爭先于波斯戰爭,因為它更遠于現在;然而,未來的事件來說,較近于現在的在先,例如奈麥亞運動會先于庇提亞運動會,由于 它更近于現在。現在被當作最初的本原或始點”。 “另 一意義下的在先, 就認識而言的單純意義上的在先。 在認識上在先的事件中, 又有原理上在先和感覺上在先區別, 在原理上普遍的東西在先, 感覺上個別事物在先。 在原理上偶性在整體之先,例如文雅的就在文雅的人之先,因為,如果沒有部分,原理的整體也將不復存在。當然,如果沒有一個文雅的人存在,也就沒有文雅這一偶性。”
亞里士多德分析 “在先” 的第一層含義是時間在先, 他認為時間在先是指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一事件先于他事件而發生,這一事 物、一事件較之他事物、他事件就具有時間上的“先在性 ”。亞里士多德分析“在先”的第二層含義是邏輯在先。他用銳角要直角來定義,半圓要圓來定義,說明了直角對銳角、圓對半圓的邏輯關系上的優先地位。他還用靈魂與具體動物的關系說明邏輯在先。他認為,動物的靈魂按照公式即按照形式和本質說,是動物的本體, 至少在我們要定義動物的每個都分時, 都不能離開它們的功能, 即不能離開靈魂的作用來定義, 因此,靈魂總是先于具體動物。他這里所說的先后,不是時間上和排列上的先后,而是指是否更根本、 是否更是本質的意思。“時間先在性”是容易理解的,它是對經驗事實包括科學事實的陳述,即表述經驗對象之間在時間序列中的先后順序。具 體地說,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這一事物較之他事物就具有時間上的 “先在性 ”。 自然界先于人類意識而存在, 因而物質是意識的本原, 客觀世界先于人的意識內容而存在, 因而客觀世界是意識內容的本原。 這不僅符合人類的經驗常識, 而且不斷地被科學所證實。 正因為如此, 舊唯物主義才對哲學唯心主義感到惑不解; 把意識說成是物質的本原, 這不是純粹的“胡說” 嗎?其實, 舊唯物主義沒有弄清哲學唯心主義把意識說成是物質的本原的真正含義, 哲學唯心哲主義強調意識先于物質, 并不是在時間先在性意義下講的, 而是在邏輯先
在性意義下講的, 而舊唯物主義則以為哲學唯心主義是在時間先在性意義下把意識說成是物質的本原, 如果真是這樣,那哲學唯心主義的認識當然是胡說。因此, 要超越舊唯物主義這種簡單認識 ,并認清哲學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必須從邏輯先在性角度進行思考。“邏輯先在性” 是相對于 “時間先在性” 而言的, 它所陳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間在時間序列中的先后順序,而是事物之間在“邏輯上”的“先地位”也就是說事物間哪個更根本 、更本質 。
如柏拉圖強調一般先于個別 ,更理念先于事物,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先于自然、人類社會等,都是就邏輯先在性而言的。可見,相對于“時間先在性”問題 ,“邏輯先在性”問題難于理解,它需要辯證的思維方式 。
二 、自在意義的“從邏輯先在性”認識哲學唯心主義
從總體上看 , 事物之間在 “邏輯” 上的 “優先地位” 問題, 可以分為 “自在” 與“自為” 兩種情況。 哲學唯心主 的產生與演化,特別是近代以來哲學唯心主義的演化, 是同片面夸大以至歪曲這兩種情況是的“邏輯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
自在意義的邏輯先在問題, 是指事物的本質對是事物的現象在 “邏輯” 上具有優先地
位,即事物的本質決定事物的存在。這里所說的邏輯優先地位,并不是說先有事物的本質,后有事物的現象, 而是說事物的本質決定了事物自身的產生、 演化和滅亡。 就事物自身而言,現象是本質的現象, 本質是現象的本質, 兩者之間并不存在誰先誰后的時間先在性問題。 這種自在意義上的本質對現象的邏輯上的優先地位, 只能是成立于人類關于世界的認識的 “邏輯 ”之中,是人們在自己的認識活動中以“邏輯”系去把握的本質與現象的產物。人們在認識事物時, 之所以要透過現象發現本質, 之所以要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正是因為事物的本質較之事物的現象正具有邏輯上的優先地位。 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 必須肯定本質對現象的邏輯先在性, 從而以普遍性、 必然性 、規律性去把握和說明紛繁復雜的現象。在早期希臘哲學的發展中,巴門尼德是一個轉折點,他把前人的哲學研究問題追求宇宙自然“在時間上”最古老的最原始的開端一本原轉移到一個新的問題上來了。在他以前,哲學家提出問題 、思考和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是萬物的本原是什么, 萬物如何生成和變動的。在巴門尼德看來, 研究這些問題獲得的只是凡人的意見, 屬于他們說的意見之路, 凡人看到的是這個變動不居的現象世界。 巴門尼德卻要在這種多樣的變動的意見之上, 尋求唯一的永恒的真理, 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求更高一級的真理即唯一真實的、 不變的存在。 用后人的話說, 就是要透過現象去深入研究本質, 盡管他不可能認識到真正的本質, 但在西方哲學史上他是第一個從這個方面提出問題的人, 要求人們的視野從紛繁復雜的現象引向對永恒單一的本質的認識,這樣追求宇宙自然“時間上”最古老的最原始的開端的自然哲學道路不同,巴門尼德致力于探討宇宙自然“在邏 輯上” 處于第一位的根據或本質,他稱之為存 在。后來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沿著巴門尼德開創的哲學道路, 致力于揭示運動的本質, 他不滿足于感覺意義上的運動,而是要追究“ 運動真實性”,也就是如何以概念的方式去表達運動的本質。當然,他最終由于不懂得運動本身是矛盾,得出了否定運動的真實性的結論。盡管他們不可能認識到真正的本質,但是他們肯定了本質對現象的邏輯優先地位,這種思想直接影響著柏拉圖。柏拉圖的“理念 ”是從巴門尼德的“存在”發展而來的。在柏拉圖看來,理念是單一的、是永恒不變的、 是絕對的、是思想而不是感覺的對象,它是從可感的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普遍的共相即本質, 每一類事物都有它們的共相即理念, 所有事物的“理念”就構成了“理念世界”或“本質世界 ”,可感事物就構成“可感世界”與“現象世界 ” 。“ 理念 ”是可感事物的“原型”,可感事物是“理念 ”的摹寫。從而柏拉圖把巴門尼德的兩個領域 (存在與非存在)發展為完備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兩個世界理論。這是因為柏拉圖把巴門尼德所肯定的本質對現象的邏輯先在性加以了夸大, 把這種認識的邏輯先在性對象化給事物本身,把這種認識的“本質 ”與“現象 ”以邏輯形式對立起來,也歪曲了這種自在意義的“先邏輯在性”, 把本質看成是獨立于現象之外,并且決定事物存在的某種本原的東西。
三 、自為意義的“邏輯先在性”認識哲學唯心主義
所謂自為意義上的 “輯先在性” ,是指人的認識活動中的主一客體關系,即主體的
經驗知識 、思想、激情、意志 、目的等對客體在邏輯上的優先地位。馬克思重視主體對客體在邏輯上的優先地位。 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實現的哲學革命的重要方面, 就是對世界的理解,客體原則”,由 “客體原則 ”進入到“主體原則”,實現了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變革。這在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表述得很清楚。馬克思指出: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現象、現實 、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人的而志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 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 ,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 感性的活動本身的。
對舊唯物主義批判, 馬克思突出強調的是它對世界的理解僅僅從客體原則出發, 在各種各樣的現象背后尋求本原的東西, 其要害是用還原論的思維方式, 把人類世界還原為自然, 否定人的主體地位。 對唯心主義的批判,馬克思突出強調的是它“抽象地”發展了能動的方面,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體地位,成了唯主體論。因此不論是舊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沒有真正弄清主 —— 客體關系,在他們看來,在世界面前主體與客體是絕對對立的, 完全分離的, 不可能統一在現實世界之中的。
馬克思則科學地解釋了主客體的關系。他認為,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生 “關系” ,而且根本沒有 “關系” , 于動物來說, 它對動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而存在的。 馬克思在這里所說的 “為我而存在” 關系,就是人與世界的主 —客體關系。在這種主 —— 客體關系中,主體對客體具有“邏輯” 上的“優先地位 ” 即從邏輯上看 ,客體作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對象, 客體之所以是客體 ,是以主體存在為前提,是因為它進入了主體活動領域并成為主體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對象。沒有成為主體對象的存在,只是某種自在之物,而不是主 —客體關系中的客體。因此,我們常說,客體只是客觀世
界的某一部分,而不是整個客觀世界,整個客觀世界只是可能的客體,而不是現實的客體。
可能的客體要成為現實的客體, 必須是成為了主體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對象。 客體在何種程度上成為主體的對象, 又是以主體的實又踐水平和認識水平為前提的, 或者說取決于主體的實踐能力和認識能力。例 如,馬克思曾經說過,音樂能激起人的音樂感,但是,對于一個沒有音樂欣賞能力的人來說, 再美妙的音樂也不能成為其欣賞的對象, 也是毫無意義的。 同樣,如果一個人沒有相應的醫學知識, x光片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張黑白相間的圖片, 而不具有任何診斷價值。這就是主體的經驗、知識、 思想等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進一步地說,在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 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 是具有意識的、 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 追求某種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 沒有預期的目的。因此,在人與世界的主 —— 客體關系中,主體的意識、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種邏輯先在性。
毫無疑問, 主體對客體存在著邏輯上的優先地位。 唯心主義正是抓住了這點來攻擊唯物
主義: 怎么可能在認識活動發生之前 “先入為主” 地假定有一個物質世界的存在呢,假定有一個客體的存在呢?相反, 當我們得出物質世界存在的判斷時, 得出客體得存在的判斷時,主體的觀念、意識、 感覺已經在先了。這正是貝克萊提出“ 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陽明提出“心外無 物 ” 所依據的“邏輯 ”。應該說,就主體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而言,這是有道理的。
馬克思批判這唯心主義并不是因為它從主體方面去理解世界 ,并不是因為它承認主體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 ,相反,馬克思還肯定唯心主義在這方面的積極意義,批判舊唯物主義忽視了從主體方面去理解世界 ,忽視了主體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馬克思批判唯心主義僅僅是因為它“夸大”了主體對客體的邏輯先在性, “抽象地”發展能動的方面,把主體的感覺 、思維、意志視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觀世界視為派生性的存在,也就是列寧所說的把認識的某一個特征、 面、部分片面地、 夸大地 ,, 發 展(膨脹、 大擴大) 脫離了物質、脫離了自然的、 神化的絕對。 然而舊唯物主義不懂得 “時間先在性 ”與“邏輯先在性 ” 區別 , 不明白唯心主義犯錯誤的認識論根源, 把唯 心主義所謂強調的把 “邏輯先在性 ” 為“ 時間先在性 ” 從而簡單地把哲學唯心主義指斥為“胡說 ”。要想超越舊唯物主義而達到辯證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的理解,就必須從“邏輯先在性 ”的視角探究哲學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