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黃腸題湊自東漢以后便幾乎絕跡了?
我國古代的墓葬形式是不斷變化的,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特點。這里既包含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成果,也體現著思想觀念的轉變。黃腸題湊的墓葬形式興起較早,據考證最遠可以追溯到周代,考古發現最多的是戰國至西漢時期,這種墓葬一般規模宏大,形制奢侈,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重要標志。而到了東漢時期,由于材料的匱乏、喪葬思想觀念的轉變、防盜意識的提高,這種墓葬形式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黃腸題湊的形式提到漢代的王公大墓,可能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金縷玉衣”,由其是中山靖王劉勝墓被發掘以后,出土了兩件完整玉衣,每件皆是由金絲編制兩千余塊玉片而成。殊不知,金縷玉衣和黃腸題湊皆是漢代禮制中帝王陵墓的標準配置,另外梓宮、便房、外藏槨也是漢代禮制中帝王陵墓的要求,可以說這五大要素就能確認墓主人的身份為王公貴胄。據史料記載,漢代也有皇帝特賜寵臣黃腸題湊的葬制,這是作對大臣生前功勞的肯定。如漢昭帝、宣帝時期寵臣霍光,上官太后特賜以帝王葬儀陪葬于武帝的茂陵,其葬禮上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漢書.霍光傳》至于黃腸題湊的含義,在《霍光傳》中也有所解釋,黃腸是指在棺之外,以柏木削皮而成的黃木心圍之,制成框形的槨結構;題湊則是說木頭皆緊湊的指向棺位,即以木條木塊累疊互嵌,其端皆內向聚合,橔上成屋之四阿狀。黃色和木頭指向都代表了墓主人的尊貴身份,除此之外,于棺材周圍搭建槨結構,具有防護棺材的作用,且是存放陪葬物品的專屬場所。由于黃柏木的耐腐性強,結構緊密不易糟,可能也起到了防蟲蛀、防塌陷的功能;又因黃柏木的清香特質,也具備防腐的效果。但這種木頭并不容易收集,據《后漢書》記載,中山簡王劉焉去世后“征發六州十八郡黃腸木為之營葬”,可見該材質木料的稀缺。(黃腸題湊形式)
就我國古代喪葬形式看,西漢前期主要有豎穴式、土墩式、木槨式、石棚式、大石式、石棺式、磚石式。黃腸題湊就是結合了豎穴與木槨這兩種形式。典型的豎穴就是垂直下挖而成土坑,死者置于坑內的葬具之中,周邊擺放隨葬品,然后回土夯實;木槨式則是挖出一定面積的土坑,于土坑內構建大型長方體槨室,多為木制結構,槨室大小不一,用途不定,與墓主人身份有關,槨室之中安放棺槨和陪葬品。目前發現的黃腸題湊皆是在豎穴木槨墓中,結合豎穴、木槨兩種形式的喪葬風格。(豎穴形式)
黃腸題湊的考古發現我國首次出土黃腸題湊是在大葆臺漢墓,其所用黃白木15800余根,皆是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規格,堆成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的木墻。由此可見,一座黃腸題湊大墓所耗費的木料之多,并非任何王公都能承擔的起,墓主人據推測可能是西漢廣陽王劉健與夫人,也就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燕王劉旦之子。此墓被發現時已經被盜,所剩文物多為玉器、陶器碎片。(秦公一號大墓)
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古墓便是黃腸題湊形式,它就是秦公一號大墓。據考古學家考證,這個墓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國第十四代國君秦景公。按照那個時期,只有周天子可以享有黃腸題湊的葬式,秦景公的這個墓葬正說明了秦國沖出關中的野心。秦公一號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由墓道連接東西兩大墓室。墓內186具殉人是我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這里發現的“黃腸題湊”槨具,也是我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但它與大葆臺漢墓一樣,發掘之前就已經遭到盜掘,整個大墓發現了247個盜洞。
黃腸題湊落寞的原因分析其實喪葬形式很直觀的反應了古代對死亡的畏懼與尊敬。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而在古代鬼神思想的影響下,死亡也是重生的開始,故而對死者的墓葬形式尤為重視。在等級觀念的影響下,帝王將相與普通百姓的喪葬形式也出現了巨大差異,并形成了禮法制度。如《荀子.禮論》對棺槨的重數與尺度做出要求,“天子棺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這些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理論,已經足夠證明統治階層對喪葬形式的重視,并試圖以制度規范來引導和約束葬儀。黃腸題湊無疑就是由這種思想主導的帝王葬儀。
“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禮記.檀弓上》其實不難發現,黃腸題湊整體上與《荀子》提出的“重”之概念有所對應,可以說它既是喪葬形式,又是一種整體性質的槨具。由《禮記》集大成的禮制要求下,天子四重指的是一槨四棺,至今為止并未發現此種墓葬形式,諸公墓發現的曾侯乙墓也是一槨二重棺,與禮制有所出入。但不論如何,黃腸題湊多以內槨、中槨、外槨的結構呈現,反應了“重”的概念,也是體現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到了漢代,槨室也成為功能齊全的地下行宮,形成區域劃分,如江蘇高郵縣發現的漢墓,槨室隔成“食宮內戶”、“中府內府”等區域。所以常用于廟宇、殿堂搭建的黃柏木成為帝王槨室推崇的木材,這也是黃腸題湊得以盛行的重要因素。
但黃柏木畢竟是自然資源,帝王大墓動則萬余根木料的制造規模,對木材的體量要求過大,這種喪葬形式就受到自然條件的約束。隨著大量無節制的砍伐,其再生能遭到破壞,故而愈發的稀缺。如上文講到的劉焉,以六州十八郡為木料收集區域,然而在千余年后,當其墓被發掘時,墓內并無黃柏木,而是黃色的石塊堆積成槨,這說明當時木料并未采集完備,而是以黃色石塊代替了黃柏木,這種石塊也被稱為黃腸石。替代黃柏木的不僅僅是石塊,還有各種染成黃色后的木材。《后漢書.禮儀志》中還有“方石治黃腸題湊便房如禮”的記載,說明到了資源匱乏的時期,官方已經認可了以石代木的喪葬形式。在河北定縣漢墓、徐州土山彭城漢墓與河南孟津邙山漢墓,都已經采用了黃腸石代替柏木,除材料不同外,結構仍然因襲原黃腸題湊墓葬制。(東漢石板墓)
“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三國志.魏文帝本紀》以石代木不僅僅是自然資源匱乏的客觀原因導致,它也包含著防盜的主觀愿望。盜墓活動在東漢時期十分猖獗,在統治時期內,皇陵尚且得到有效保護,而千百年后,誰能保證陵墓的安全呢?只有做好陵墓本身的防盜措施,才能有效抑制盜墓賊的歹心。相對于木槨墓,磚室墓、石槨墓就相對安全的多,畢竟石質的堅固程度要比木質的高。這種需求在東漢以后就更為突出,三國時期曹操創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為解決軍餉而組織官盜,董卓也有盜取茂陵的傳聞。所以這也更加推動了石板墓的發展,在東漢以后的皇家陵墓中,大型石板墓成為主流,以致地宮的建設規模更大,更加恢宏。(打虎亭漢墓地宮)
綜上所述,黃腸題湊喪葬形式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木料的逐漸匱乏、防盜的需求加強。而且西漢時期盛行黃腸題湊,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力之下,前有文景之治、后有孝宣中興,支撐著帝王公侯的奢靡需求。到了東漢以后,國力逐漸衰退,帝王之家首先倡導薄葬,所以東漢的帝王墓,從規格到隨藏品上,都不及西漢奢華,這無疑也加速了黃腸題湊的落寞。
參考資料:《后漢書》《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