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電子數怎樣求?
對于原子來說:電子數和質子數就是看幾號元素。比如H是1號元素,就含有1個電子,1個質子。中子數要知道質量數。如果還沒學到這里,質量數可以簡單的認為是相對原子質量,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減去質子數。比如O是8號元素,就有8個電子和8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16,中子數=16-8=8
對于離子來說,質子和中子是同上面完全一樣,電子有變化,得到變多,失去變少。方法差不多。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離子的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之和)-所帶電荷數)
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目是2n^2(n為電子層序數)。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
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滿了L層才排M層。以上四條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擴展資料:
中子以聚集態存在于中子星(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中。太陽系里的中子主要存在于各種原子核中,元素的β衰變就是該元素中的中子釋放一個電子變成上一個元素序列元素的一種變化。
中子可根據其速度而被分類。高能(高速)中子具電離能力,能深入穿透物質。中子是唯一一種能使其他物質具有放射性之電離輻射的物質。此過程被稱為“中子激發”。“中子激發”被醫療界,學術界及工業廣泛應用于生產放射性物質。
高能中子可以在空氣中行進極長距離。中子輻射需要以富有氫核之物質掩蔽,例如混凝土和水。核反應堆是常見之中子放射源,以水作為有效之中子掩蔽物。
排布規律:
1、電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遠、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電子層上分層排布。
2、每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
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第一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4、電子一般總是盡先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即先排第一層,當第一層排滿后,再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后,再排第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