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孩讀小學一年級?
一年級確實是家長焦慮的重災區!說到緩解壓力,首先得了解這么大的壓力來自哪里?
一年級新生家長焦慮的來源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以下家長焦慮的原因,可能不僅僅局限于一年級的新生家長,但是由于這個群體面對孩子的小學生活,大都無經驗參考,所以格外明顯。
1. 焦慮首先來自于目標感缺失
目標感缺失并不是在小學開學之后才有的,早在幼小銜接、暑假、甚至早在中班的時候,很多家長就已經開始焦慮了。
隔壁小姑娘小班就開始培訓機構學英語了,我們英語零基礎,怎么辦?
別人大班上學期就上寫字課了,我們大字還不認得幾個,怎么辦?
如果你說一個這樣的家長沒有目標,他才不同意呢,他會反駁:“怎么沒有目標,我們最大的目標當然是高考!”可如果去看看那些高考狀元或高分考生的家庭,卻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有自己不太焦慮,也從來不把焦慮傳遞給孩子的家長。
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人家孩子成績好他才不焦慮的,其實恰恰相反,因為他們從小就傳遞給孩子一個自然、接納、不焦慮的家庭氛圍,時刻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他們的孩子才會成績好。
2. 焦慮來自災難化思維
這種災難化思維在家長身上集中體現為一句話:“現在就這樣,以后怎么辦?”
才一年級的數學都學不明白,那等三四年級怎么辦?初中怎么辦?高中怎么辦?萬一連高中都考不上怎么辦?
才一年級專注力就這么差,以后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能跟得上嗎?跟不上怎么辦?又要去補習班嗎?
在心理治療上,災難化思維是認知行為療法創始者Albert Ellis創制的術語,用來描述我們的一種常見傾向,即夸大事件的消極后果,對未來持過分消極的預期,且往往把一次失敗看成是一場災難。
很多焦慮的小學新生家長,會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這種災難化思維:一想到孩子將來就像惡性循環一樣,把自己帶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自拔。
3. 焦慮來自沒有辦法區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
把孩子的全部表現,都和自己作為母親或者父親的身份掛鉤,常常看到孩子不盡如人意就自動鏈接到“我不夠好”
你一定不陌生那種,在群里面被老師點名說,做的不到位,然后就拼命道歉,反復確認,強調自己一定會重視起來的家長。
他們的根本焦慮,并非來自孩子,而是來自自己。焦慮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焦慮自己擁有的會失去,自己本身就處在一種上不去下不來的掙扎人生當中。除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他們焦慮的來源,只不過在小學生家長的身份下,這種焦慮瞬間有了更具體的附著物和對象,也顯得更加詳細而具體了。
緩解或者降低焦慮的方法【方法1】上帝視角:破解目標感缺失的問題
所謂上帝視角也可以稱為旁觀者視角,想象有一個人在半空中看著你的生活和甚至你的人生。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用這個方法讓我們不要把自己困在某個特定階段,比如小學,也用這個方法來應對目標感缺失的問題。
用旁觀者視角重新看待自己的家庭家庭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人類學學者P·C·格利克1947年首先提出來的。用來描繪多數家庭從結婚、子女出生到子女獨立與終老凋謝的全過程,它反映了家庭從形成到解體呈循環運動的變化規律。
看到這個圖,是不是很像我們在旁觀自己家庭走過的每一步?我們如此焦慮和執著于孩子,導致對孩子的關注已經超過了對親密關系、家庭其他關系的關注,然而孩子在家庭生命周期的長度中,只是相對很短的一段路程,家庭對孩子的照顧和養育,多的十幾年,少的甚至不足十年。
而過于關注親子關系而疏忽了家庭的其他方面,會給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阿德德說過,在眾多的家庭教育養育風格當中,寵溺是對于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個。無論在家庭周期的任何階段,過于關注親子關系和過于關注孩子,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我是家庭中心的感覺。
因此需要不斷提醒自己,親密關系大于親子關系。父母自己過好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婚姻關系理順了很,多親子關系當中的問題也有了出口和解決方法。
用旁觀者視角,換個角度看自己的孩子正面管教課程中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活動叫GPS。
首先請家長想象一下,并列出來孩子給我們帶來的現階段的挑戰,然后請家長想象現在孩子已經25歲了,這時候你期待站在你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具有怎樣的技能和品質呢?把兩次的列出來的內容都寫下來。
前一環節中,家長們寫出來的挑戰往往是拖拉磨蹭,情緒管理能力差,頂嘴,不聽話,不好好吃飯。學習習慣差等等,而他們所期待的技能跟品質往往都是感恩有一技之長,善良,有責任心,有信心,獨立等等。
這個活動給我,也給每一次參加活動的家長最大的啟發是:當我們每天盯著孩子給我們帶來的挑戰的時候,焦慮是無限倍增的,這些眼前的焦慮已經讓我們忘記了養育孩子的初心,忘記了我們最希望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自己會把這樣包含挑戰和期待的GPS,貼在自家比較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養育孩子的目標,也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長永遠都是一個過程,很多問題和挑戰是適齡行為,并不會永遠停留在這個狀態,可是如果家長一直盯著這個問題,很可能他就會停留在這個問題上更久。
【方法二】把擔心和焦慮寫下來并關注解決方法:用來破解災難化思維
書寫是屬緩解情緒壓力的方式之一,這一方法也被很多啊心理咨詢流派借鑒來使用,我們也可以借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焦慮。
我還記得在幼兒園大班家長會上,老師讓家長們分小組討論對幼升小有什么疑問或困惑,然后然后寫下來。寫完一分享,發現也不過如此。
擔心和焦慮被寫下來的過程,就是在頭腦當中再次梳理它的過程。原本的模糊不清的擔心變成了當下的一種感受,寫的過程把這種感受具象化和動作化了,情緒也隨之得到了舒緩,焦慮得到緩解。
然而最終目標并不是減少焦慮,而是問題解決。當情緒調整好之后,就該問問自己: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下次我可以做些什么讓它不再發生呢?
舉個例子。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孩子忘了物品,家長不得不送到門衛的事情。
我開學第1個星期就經歷了兩次。該送的送了,然后呢?我見到過有的媽媽在接孩子的時候還在嘮叨,“今天早上提醒你美術袋,你又不記得!害得我上班還得回來給你送!”
而我嘗試的方法是,跟孩子在家庭會議上一起梳理這一個周的小學生活,哪些做得好,哪些還可以做得更好。
在還可以做的更好當中,經過我的提醒,他也記得自己忘帶寫字本子和通知回執的事情。然后我們就討論,下個星期我們怎么才能不忘這些事情發生?最后他決定寫字的本子每次用完直接放回書包,通知他會記得第一時間讓我簽字。
【方法三】課題分離:用來破解我不夠好
課題分離這一概念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理念之一。
阿德勒斷言,人的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系。之所以煩惱,就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一個具體的辦法——課題分離。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我曾聽過一個沒有做到課題分離的,特別極致的案例。
這個案例被爆出來是因為孩子因為嚴重進食障礙接受了心理咨詢(當然重要個人信息是隱去了的)。
孩子在北京上初中,父母都是知名高校的教授,因為家庭暴力不得不求助心理咨詢師。反常的是,所謂家庭暴力,是孩子動手打父母。
多次咨詢之后,咨詢師才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孩子說,我爸爸媽媽從小到大跟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
“你看看我們都這樣了(大學的教授),你要是連我們都不如,那你還活個什么勁?!”
“你要是連大學都考不上,那我們養你得多失敗呀!”
所謂課題分離,包含兩個關鍵:
一是劃清界限,你的事情與我無關,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二是要做好屬于自己界限之內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安慰、理解、關心對方。
從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起,就可以不斷提醒自己,分清哪些是孩子的事情,是他必須自己面對的,哪些是父母需要做到事情。
最后想說的是,孩子上了小學,未來漫長的學習生涯才剛剛開始,他的人生終點也遠不止高考。焦慮的父母們,唯有自我不斷成長,才能在壓力的環境下,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他們在人生的土地上,腳下生根,枝繁葉茂。
如果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我@家庭教育孫麗。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高效做父母。如有關于這個主題您有想法或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